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英語學習方法 > 零基礎自學英語怎麼學英語學習方法

零基礎自學英語怎麼學英語學習方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沒有英語基礎的話,我們可以參考一些英語學習的方法。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零基礎自學英語的方法,供大家參閱!

ing-bottom: 100%;">零基礎自學英語怎麼學英語學習方法
  零基礎自學英語口語的方法

有沒有機會在美國生存、發展下去,關鍵是要看有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和別人交流。如果你學的是啞巴英語,到了美國你將十分困難。而目前我們的大學英語教育是有缺陷的。學一種語言,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語言本身。我們往往把英語僅僅當做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到最後,還是不會說英語。

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彙、句型、語法是兩回事。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運用英語,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我建議要把我們學習的目標收縮,把追求大而廣的英語知識轉化爲追求一種定量性的技巧,我認爲有6種技巧,是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交流的關鍵性東西,如果我們能掌握這6種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國人的思維,從而學好口語。

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這個事物是什麼。我們的課本儘管詞彙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這本書在哪兒)?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書是什麼)?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維的描述階段。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爲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事物)。一種表達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爲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我愛你)。按我們教學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 mother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麼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啓動思維。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換爲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那就是愛,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一個表達式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從描述上來講,由於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座標上去描述。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內及外,由裏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從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往往最後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國人在時間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後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兒了,外國人很難理解,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麼什麼是習語?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因爲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認爲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

第六,要有猜測能力。爲什麼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歧義?就是因爲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樑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着講着眼就開始向上翻,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以上就是我所說的學會用美國人思維方式的6個技巧。中國學生如果能做到這6點,用較短的時間肯定能學好口語。

再說說英語語音的問題。我們中國人不需要鑽牛角尖,一定追求發音像一個本地人,只要我們的發音不至於讓對方產生誤解就可以了。我們在平時,不需要迷信什麼科學方法,只需要記住一點: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標準的英語或美語。在模仿的基礎上,每天保持1個小時的自我口語練習,這個練習必須假想一個雙向交流的場合,即彷彿有人與你交流一樣。

最後,講講英語的用氣問題。我們在發音時,儘量氣運丹田,而避免用肺發音,這可以使英語發音洪亮圓潤。

  零基礎自學英語的方法

常有人問我:學英語有什麼訣竅?說老實話,要想掌握一種語言,在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的條件下,實在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下苦功夫。我這絕對不是隨便說說漂亮話而已。 憑我這幾年學習英語的體會,只有日積月累,通過量變,纔有可能實現質的飛躍。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在下了一番苦功夫之後,我仍感到自己的英語水平提高的太慢,於是就故意放鬆了幾天。誰知等到再從新開始學習時,才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退步了許多。從那以後,我就給自己制定了這樣一條座右銘:“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持之以恆。學好英語,興趣很重要。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大激發了我的求知慾。有人說,英語水平高是將來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出國的資本。 這固然不錯,但除此之外,我更覺得,英語是一扇窗口,他向我們展示的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一派新奇的景象。當我能夠用英語同外國朋友交流,瞭解國外的社會、歷史、科學和文化,並取得第一手資料時,我才真正的領悟了掌握一種語言的妙處。

學好英語,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由於個人實際情況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但我相信:只要仔細體會,逐漸摸索,人人都可以創造出一套有特色並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這裏,我想同大家談談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一些體會,以供參考。 儘管在中學時我的英語基礎不錯,但剛跨入大學校門的時候,我還是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差距。 要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首先要掌握五千到八千詞彙。而作爲一個高中畢業生,我當時的詞彙量真是少得可憐。於是,我決定把迅速擴大詞彙量作爲主要突破口。 有的同學喜歡背大部頭的詞彙手冊,而我覺得這樣做,既枯燥,又不利於靈活運用。我於是就把着眼點放到了閱讀上,詞彙與閱讀齊頭並進,產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爲了迅速擴大詞彙量我從一開始就選擇一些當時對我們來說難度偏大的閱讀材料。上千字的文章,通常會有二、三十個生詞。這些文章涉及的範圍很廣,包括了多個領域的詞彙。

我通常採取“兩遍閱讀法”,即第一遍着重訓練閱讀能力,第二遍着重擴大詞彙量並培養語感。起初進行閱讀訓練時,我參考了《Active Readers》這本書。 首先從提高閱讀速度入手。集中精力閱讀一篇長度適中的文章,記下起止時間,並計算單位時間的閱讀量。迫使自己進行快速閱讀,便成了我的習慣。 在第一遍閱讀過程中,我將重點放在訓練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及基本結構上,並找出問題,以便進一步閱讀時着重解決。 第二遍閱讀的重點有兩個:一是擴大詞彙量。具體做法是:把文章再過一遍,查出生單詞,記到小筆記本上,有時間就拿出來背。 背單詞,我從不利用整時間。當學習別的內容效率較低的時候,對我來說,背單詞最合適。每次背的時間不一定很長,貴在多次反覆。 當時我使用的是英漢詞典,因爲我覺得英文解釋不便於記憶。而在擴大詞彙量的初期階段瞭解詞的釋意最爲重要。就這樣,隨着閱讀量的增加,面的擴寬,我的詞彙量也就突飛猛進了。 只是到了後來準備TOEFL、GRE等考試時,我纔開始背詞彙手冊,並使用英文解釋,以瞭解詞的確切含義及使用的語言環境。

第二遍閱讀的第二個重點在於培養語感。仔細地體會精彩的語言,留意詞的使用以及搭配,對某些段落我常出聲朗讀,甚至背誦下來。 這樣做,有利於加強語感;爲寫作打基礎。通過這種兩遍閱讀法,所讀內容在我頭腦中留下的印象一般都很深刻,而且也提高了閱讀材料的利用率。 我十分重視閱讀材料的選擇。不單從興趣出發,相反,有意識地讀一些自己不甚瞭解、甚至不大感興趣的科普、歷史、哲學等方面的文章。另外,針對不同的訓練目的,我還選取了內容難度不同的閱讀材料。 例如,進行快速閱讀時,可以選擇生詞量較小、篇幅較短的文章;而重點在擴大詞彙量、拓寬視野的閱讀訓練,就選擇英美報刊雜誌。此外,我還注重循序漸進,根據不同階段自己英語水平的變化選擇相應的閱讀材料。 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我從“讀”中受益無窮。通過有意識的大量閱讀、一方面擴大了詞彙量,另一方面培養了語感。而這兩方面我認爲是掌握一種語言的兩大支柱。 至於聽、說、寫三個環節,我其實並沒有經過什麼特殊的訓練。讀的東西多了,詞彙量足夠大,語感足夠強,只要多加練習,這三方面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在聽、說方面,英文廣播以及原版電影都是極好的傳播媒介。另外,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同外國朋友交談,並着力模仿,都頗有成效。至於寫作,在閱讀量還不足的初始階段,我並不急於自己動筆寫,而是學習、模仿一些經典篇章。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還有精讀課本中的一些精彩篇章,我都背過,並常利用早晨的時間大聲朗讀,或者收聽廣播。這樣一來,耳朵裏聽到、眼睛裏看到了地道的英語,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學會說、學會寫了。 有人問我:怎樣才能在各種英語測試中取得高分。實際上,我並沒有什麼專門的應試對策。在聽、說,讀、寫能力逐步提高的基礎上,只要稍微做一些模擬試題,瞭解各種測試特點,成績就自然不會壞。 我認爲,與其到考試前夕,搞題海戰術,倒還不如踏踏實實、一點一滴的積累。 在我看來,學好英語的“訣竅”無非是苦幹加巧幹。因爲我深信:功到自然成。

  零基礎自學英語的原則

我在英語學習方面是十分幸運的。在下過硬工夫的過程中,我從未感到英語學習的單調和苦悶,也未感到英語學習有多麼艱難。我讀過一些英語名家談體會的書,其中有中文譯本,也有英文原文本。這些書給了我很多啓發,使我能夠在結合自身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符合常識的學習方法,並上升到符合英語學習規律的原則。如果你能按照這些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認認真真地去學習和體味,那麼你就定能學好英語。

英語學習應遵循以下六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常識"性的。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一個人必須依據語言、邏輯和"簡單的常識"來決定問題和建立自己的行動計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違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當然,成功與否還取決於你的"努力"。

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並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簡單原則

學習英語:從簡單的開始

運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上大學的時侯,英語老師讓我們大量閱讀英語。有些同學就借來原著,第一頁看下來就有20幾個生詞,第二頁還有20幾個……到了第五頁已不知道第一頁所云;到了第十頁已不知道前九頁講的是什麼。閱讀變得異常艱難和單調,體會不到有任何收穫,讀英語原著變成了查英語詞典、記憶生詞的過程,變成個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堅持下去,就放棄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結果還是放棄。原因何在?我想它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常理。

所謂"循序漸進"就要求你從"簡單"開始。學習、使用英語都要遵守簡單原則。當年,我碰巧是從英語簡易讀物開始的。現在,書店裏有好多套把原著簡寫成的"簡易讀物"。我先讀那些用500~800詞簡寫成的讀物,後來又讀用800~1500詞簡寫成的讀物,再後來就讀用1500~2500詞簡寫的作品……我能讀進去,因爲我讀懂了;讀懂的感覺特別好。當一個人有了成就感時自信心就誕生了,並越來越強,也就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外國的英語文學作品彷彿帶我走進了一個不同的國家,一個不同的文化,一個不同的生活,結識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樣的文化、生活、人物,風俗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神往,一種強烈的慾望。每時每刻都想讀!

只有從簡單的開始,才容易入門,才容易產生"興趣",才容易把事情進行下去。英語閱讀應遵守"簡單原則",聽、說、寫都應從最簡單的開始,因爲簡單原則有巨大的優點:

1、造就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易於學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國學生對簡單的語言往往不屑一顧,只求理解而不去嘗試着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中國學生在學英語中最喜歡追求一個字--"難"。儘管學了很多難的東西,卻不會"用"。而事實上,簡單的東西如能靈活、準確地使用纔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從口語來說,人們並不是看一個人會說多麼難的單詞,關鍵在於看他能否熟練運用最簡單的單詞、句型、語法來表達情感、思想。英語國家人們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過有限數量的單詞和簡單的句型來完成的。

Plain English(簡潔英語)在英語國家已成爲趨勢:即在說或寫英文時都力求簡單。而中國學生儘管學了很多難詞,複雜的結構,但就連用簡單詞和結構來表達思想都做不到;有時用了很大的詞,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難讓別人明白。其實當你透徹理解英語中的"小詞","簡單表達方式"時,才能熟練地用簡單英語交際。

當然這並不是說"難的單詞"和"複雜句型"一點兒也不能用,或者說沒有用,我只是說應該少用或儘量不用。但目前"簡單英語"即是"最好英語"的潮流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你同外國人面對面交流,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他們講的英語是那麼的簡單,你甚至會反問自己學了多年的複雜英語用處何在?

學會容易的東西,並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纔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