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黑王子》中主人公佈拉德利自我價值的實現

《黑王子》中主人公佈拉德利自我價值的實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摘要:艾麗絲・默多克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兼小說家。其小說具有情節生動、視角獨特,哲理深邃的特點。她的代表作《黑王子》是哲學領悟與寫作藝術的完美融合。小說講述了一段悲壯的愛情,爲人們展現出善的哲學概念,道出了善的崇高,愛的偉大。本文通過探討主人公佈拉德利自我價值的實現,旨在鼓勵人們應該去除自我主義,不斷地信仰善、追求善,感受愛最終才能達成真正的自我實現。這對如今信仰缺失、無所追求的人們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ing-bottom: 66.56%;">《黑王子》中主人公佈拉德利自我價值的實現

  關鍵詞:默多克;《黑王子》;自我價值

小說《黑王子》講述退休職員布拉德利・皮爾遜準備離開倫敦,前往意大利進行藝術創作。卻在出發前發生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悲情故事。最後雖如願去到意大利,但卻是在獄中完成他的創作。在這部小說裏,作者從布拉德利已經破碎的人生出發,再到其在獄中對有序人生的自我重建,深入剖析了布拉德利自我實現的絆腳石是自我主義,而他自我實現的墊腳石卻是“去自我”以及對善的追求。

  一、主人公自我的複雜性

  (一)生活自我

《黑王子》裏的布拉德利在生活中一直以自我爲中心。生活中他與別人關係平平,也不願出入別人的生活中。即使去意大利前,他所關心的也是自己的事。在故事開篇,“我”字被反覆提及,他的自我至極,可見一斑。但他最自我的部分還體現在對妹妹普麗西娜的忽視,以及對前妻弟弟弗朗西斯的漠然上面。

作爲他唯一的親人――妹妹,布拉德利並未對她表現出濃烈的親情,這主要來自他的童年記憶――父親的卑微及母親對妹妹的溺愛,這讓他與他們感情淡薄。即使他很愛母親,但這種愛卻很痛苦。童年的陰影讓他想愛卻不敢愛,最終導致他的脆弱、敏感,不合羣。當普麗西娜因婚姻受挫向他尋求幫助時,這種冷漠的自我使他沒有表現出作爲哥哥應有的熱情,不是搪塞,就是不管不顧,甚至會讓她前妻或者前妻弟代爲照顧妹妹。他對普麗西娜的冷漠源自他對失去親人的恐懼而不敢面對親情。母親去世,他很想把愛多分一點給妹妹,但當妹妹婚姻失敗表現出軟弱時,布拉德利也看見了自己的軟弱,而這樣的軟弱正是自己不敢正視的。所以他選擇逃避,不敢面對失去親人的恐懼。正是這種逃避,纔會使他在與朱利安私奔時導致普麗西娜的自殺。

弗朗西斯・馬婁貫穿整個故事,他是布拉德利最討厭的人,甚至他的每一個動作都讓他反感。但他卻是最清楚布拉德利的人,甚至是故事的另一個他,一個真實的布拉德利。而布拉德利卻一直很自我地討厭他,甚至說要與弗朗西斯這類人劃清界限。但是在布拉德利所經歷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弗朗西斯都在他旁邊,而且幫助了他。這兩種互補,讓布拉德利不敢面對自我,一味逃避正視自我,最終導致缺乏弗朗西斯做人證而鈴鐺入獄。

  (二)藝術自我

作爲以藝術爲生的布拉德利,能夠創造出一部無與倫比的著作是其畢生的追求。但四十年來他只出版過三部小說,與之對比的就是他的好友阿諾爾德,卻在創造的路上收穫頗豐。布拉德利卻不這樣認爲,他自我地認爲阿諾爾德的創造不夠嚴謹,應該在還沒有創造出好的作品之前保持緘默。但阿諾爾德卻認爲藝術是一種娛樂,不應該被束縛。正是這種差別讓他們對待藝術以及家人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方式,一個大膽去愛,一個以自我爲中心。正是這種藝術追求的不同,讓布拉德利雖對阿諾爾德以朋友相稱,但當他看見阿諾爾德妻子自殺時,“內心涌動着一種不安卻又興奮的異樣感覺”。而他與蕾切爾的情人關係更是想讓阿諾爾德出醜。但布拉德利對阿諾爾德的嫉妒,卻也反映出他對自我藝術的“不自信”與否定。阿諾爾德其實就是布拉德利另一個“自我”的存在,並以此作爲理想追求。所以阿諾爾德是布拉德利在藝術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三)慾望自我

不論在布拉德利的生活自我,還是在藝術自我中,他慾望的自我都存在。只不過貫穿全文的是他精神與肉體的矛盾罷了。主要體現在他與三個女人的故事裏。而她們的存在不過就是布拉德利內心的慾望、精神及道德的外在表現罷了。他與蕾切爾的情人關係,多數是佔有的慾望,他不瞭解她,除了“空虛與焦慮”剩下對她的感覺全是裝出來的。可見蕾切爾的存在就是對布拉德利慾望自我的一種描述。正是這樣,才使得他在與朱利安交往時,還懷念蕾切爾“溫暖豐滿的軀體”;而對於前妻,布拉德利更是在“強烈的男女的性的吸引下”而結合。但離婚的他依舊離不開前妻,甚至在阿諾爾德與前妻曖昧時,他會嫉妒,甚至質問。

  二、自我價值的追求

  (一)從“自我”到“無我”――對善的追求

作爲有精神追求的布拉德利,在生活中、藝術裏、愛情中都有着自己的參考對象。然而生活中妹妹的去世,藝術上阿諾爾德的離開,感情中朱利安的拋棄都讓他的多重“自我”一一死去。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布拉德利以“自我爲中心”思想的失敗,並從“自我”開始走向“無我”的對善的追求。在布拉德利對朱利安產生愛時就已註定他要走向“無我”,爲了朱利安忘掉一切,包括“自我”。最後朱利安的離開,也讓他開始了善的追求。首先體現在對愛的追求上,布拉德利最開始基於慾望而與蕾切爾交往,與前妻糾纏,但在善的追求下,他開始認識自我,反思自我,敢於承擔責任,而體現出慾望被“善化”;其次,善的追求還體現在對生活中的偶然性勇敢面對。他努力去認識周邊的人,與前妻和解,準備閱讀阿諾爾德的著作,感謝弗朗西斯等一切看似很難的事。作者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描寫,來告訴人們人的生命、命運充滿不確定性和偶然性。而人生沒有一套說明書來讓每一個人按此操作。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面對偶然性,並不斷在現實中完善自己。

  (二)對道德自由的追求

故事的主人公佈拉德利是一個有缺陷的人,但作者在故事結尾還是給了他充分選擇生死的權利。這一次布拉德利開始對別人負責,並承擔所有的責任。像他所說,這是一種贖罪的愛。從最開始布拉德利充滿自我的封閉,到最後平靜卻飽含深意的選擇,他的生命經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存在方式。雖然不同,但卻足夠詮釋道德層次上的“自由”。布拉德利想要逃離倫敦,潛心寫作,他認爲這是他的自由。但這是完全建立在自我基礎上的自由。現實生活中的偶然讓他的生活被打擾,可見他的自由是一種社會化的自由,不可能都實現。但在故事最後布拉德利決定接受指控來贖罪時,他開始去自我,並關注和尊重別人,沒有怨恨和嫉妒,內心充滿平靜。他完成了愛的昇華,向了善,也完成渴望的藝術作品,實現了道德上的自由。

  結束語

《黑王子》中,作者通過布拉德利在藝術、愛情、和對善的探索等方面的分析向人們傳達出:雖然世間冷暖、世事多變,但愛與善卻是人類永恆不變的追求,是人類得以繁衍的基礎,也是引導人類不斷髮展的動力,更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愛與善是互補的,又是遞進的。愛是對善的外在表現的體現,善是對愛內在驅動的神力。故事中的布拉德利圓滿地完成了他的向善之旅,最終得到了心靈的救贖。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默多克關於善的哲思更凸顯出不凡的意義。通過自己的創作,默多克爲人類的生存指明瞭方向,她不愧爲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

  參考文獻:

[1]蔣婉竹.讓他者說話的藝術―默多克書寫中的自我與他者[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

[2]劉劍鋒,陳晨.“厄洛斯”的兩面性――小說《黑王子》中的愛慾倫理敘事[J].社科縱橫,2011,02:171-173.

[3]徐明鶯.艾麗絲・默多克小說中女性自我身份的解構與重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4]艾麗絲・默多克著.蕭安溥,李郊譯.《黑王子》[M].南京: 譯林出版社, 2008.

[5]尹丹,曲彬.解讀默多克小說《黑王子》中的自我價值實現[J].理論界,2014,08:126-129.

[6]張蔚.艾麗斯・默多克《黑王子》的非線性敘事技巧研究[D].首都師範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