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專業最全信息(含考研大綱及樣題)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專業最全信息(含考研大綱及樣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學科簡介】 “漢語國際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全稱爲“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簡稱MTCSOL.

【培養目標】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設立的主要目的在於,爲提高我國漢語國際推廣能力,加快漢語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對外漢語教學專門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適應漢語國際推廣新形勢需要的國內外從事漢語作爲第二語言/外語教學和傳播中國文化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的專門人才。

【專業要求】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具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化知識、熟練的漢語作爲第二語言/外語教學的技能、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一般爲應屆或往屆學士學位獲得者。

【考試方法】 入學考試採用全國統考或聯考、筆試和麪試相結合的辦法。初試政治採用全國統考;英語採用全通統考英語一或英語二或其他語種自命題;專業課依據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大綱,由各受權招收該專業的高校自主命題,包括漢語基礎和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兩門。

【培養方法】 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漢語教學技能爲主,同時注重培養外語能力和文化傳播技能。培養方法採用課堂教學與國內外教學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學位論文與漢語國際教育或推廣緊密結合。論文類型可是理論研究、調查分析報告、個案研究、畢業設計等多種形式。課程考試與教學實習合格,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授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由經國家批准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授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製。

【招生院校】
    2007年首批24家MTCSOL試點培養單位名單: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黑龍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加紅八所高校爲我國八大對外漢語教學基地)
    新增39家MTCSOL培養單位名單: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遼寧大學、遼寧師範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上海師範大學、蘇州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廣西民族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師範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範大學、青島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專業最全信息(含考研大綱及樣題)

【背景沿革】
   (編者注:本專業最早是在職學位,自2009年起招收應屆本科生,設置爲全日制雙證專業)
  一、MTCSOL產生
  近幾年,漢語國際推廣職業已逐步成爲讓人羨慕的職業,據統計,在世界上已開辦的108所“孔子學院”,“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計劃”的實施以及首屆“世界漢語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成功舉辦等一系列漢語國際推廣舉措引人注目。然而,對外漢語教學長期侷限於專業人才培養,受縛於學術性和系統性,很難適應國際教學模式和社會工作。因此,注重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相關專業碩士學位——MTCSOL應運而生。
  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先後在北京和上海召開了兩次“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證工作會”。2007年1月,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3次會議上通過設置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專業人士認爲,這標誌着對外漢語專業已經成爲一門獨立學科。
  2007年5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等24所研究生培養單位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隨後,漢語教學及教師培養國際講習班在上海舉行,24所試點培養院校的48位教師參加了培訓。
  2007年10月28日,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GCT)舉行,共有1715人報名參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GCT),實際考試人數有1418人。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建議,2007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GCT考試的複試最低分數線爲208分,複試比例不低於1.2∶1.本科爲非英語的外語專業考生以及在國外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願者(具有國家漢辦頒發的優秀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願者榮譽證書的考生)複試最低分數線爲200分。2008年1月,各招生院校陸續在學校的網站上公示了“2007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方案”,隨後完成了複試和錄取工作。
  2007年是我國MTCSOL招生考試的第一年。2008年2月,第一批MTCSOL已經順利入學;三年後,他們將是我國首批“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二、MTCSOL招生情況
  任何專業都可以報考MTCSOL,關鍵要看是否適合對外漢語教育工作。
  2007年MTCSOL的報考要求是: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工作滿兩年,熱愛漢語國際推廣事業,外語水平高,普通話標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或有志於從事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在職人員;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在國外從事漢語教學志願服務滿1年,獲得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名“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的《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願者榮譽證書》者。
  MTCSOL重點招收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外語專業畢業的在職人員、回國的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對此,北京大學MTCSOL招生諮詢老師強調:“雖然有對外漢語從教經歷的考生在競爭中可能更有優勢,但是任何專業的畢業生都可以報考MTCSOL,關鍵要看你是否適合從事對外漢語教育工作。”
  在MTCSOL錄取中,外語專業畢業生的錄取比例一般不低於本校招生限額的20%.而通過對2007年24所試點院校的招生情況分析可知,小語種的考生們在MTCSOL考試中會有很多機會。
  據悉,2008年MTCSOL的招生情況應該與2007年類似,但在細節上也許會有一些變動,具體變動需要等2008年7月各校公佈新的招生簡章爲準。
    三、MTCSOL考試與培養
  MTCSOL入學考試採用的是全國統考或聯考、筆試和麪試相結合的辦法。
  據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祕書處老師介紹,MTCSOL考試與統招碩士一樣,也分初試和複試。2007年MTCSOL考試初試科目有3門,分別是政治理論、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英文名稱爲Graduate Candidate Test,簡稱“GCT”)、專業知識與技能。
  其中,GCT考試爲全國聯考,考生自選GCT考試外語語種,取得的GCT成績當年有效。GCT試卷由四部分構成:語言表達能力測試、數學基礎能力測試、邏輯推理能力測試、外語(語種爲英語、俄語、德語和日語)運用能力測試。GCT試卷滿分400分,每部分各佔100分,考試時間爲3小時。GCT考試的時間一般在每年10月的第3周左右,報名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6~8月。成績公佈一般是在來年的1月。
  此外,政治理論、專業知識與技能考試由招生單位單獨組織,時間由各校自行安排。據悉,北京大學2007年MTCSOL入學考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筆試題題型比較常規,包括填空、簡答、論述等。與對外漢語類普通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相比,MTCSOL專業知識與技能筆試的難度要稍微低一些。據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祕書處老師透露,2008年的考試題型與內容會以2007年的試題爲參照,不會有太大變化。
  MTCSOL採取差額複試的形式,並由各個學校自行命題。複試考查內容包括政治理論與專業知識和技能兩方面。其中,專業知識和技能考試採取筆試和麪試兩種方式。考試內容包含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普通話能力和外語能力。其中,專業知識採取筆試方式,專業技能、普通話能力和外語能力採取面試方式。
  此外,初試達到複試最低分數線的考生,因報考院校的招生名額限制而未被錄取者可以申請調劑。
  與對外漢語類碩士研究生不同,MTCSOL在外向型、應用型、跨學科和跨文化上具有更爲鮮明的特色。
  據悉,MTCSOL的培養目標爲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漢語教學任務的高層次、實踐性、複合型專門人才,它在入學考試、培養方案、培養要求、課程設置和學位授予等方面,均與現有的對外漢語類碩士研究生有所區別,在外向型、應用型、跨學科和跨文化上具有更爲鮮明的特色。這些特點從MTCSOL的教學培養模式中可見一斑——
  MTCSOL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漢語教學技能爲主,同時注重培養外語能力和文化傳播技能。MTCSOL培養方法採用課堂教學與國內外教學實習相結合的方式。MTCSOL的學位論文要求與漢語國際教育或推廣緊密結合,論文類型分理論研究、調查分析報告、個案研究、畢業設計等多種形式。
  MTCSOL在課程考試與教學實習合格,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之後,可授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祕書處老師介紹:“MTCSOL與MBA、MPA一樣,是在職學位,讀完後只有學位而沒有學歷,2007年是這樣的情況,2008年很難說,有可能有些學校的該專業會有學位和學歷,這需要等2008年的招生簡章。”
  據業內人士預測,MTCSOL畢業生將在一些教育培訓機構獲得對外漢語教學的職位,也有可能會去海外工作。對已經從事對外漢語工作的考生來說,MTCSOL是一次專業、系統的職業培訓機會;而對於希望進入對外漢語教學行業的人來說,MTCSOL無疑是最好的職業跳板。

【新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大事記】
 1950年7月,清華大學籌建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這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機構。
    1952年,朱德熙等人赴保加利亞、朝鮮教授現代漢語。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向國外派遣教師教授漢語的開始。
截至2004年,國家公派出國漢語教師1314人次。
    1958年,由北京大學編寫的國內第一本對外漢語教材《漢語教科書》(俄語譯釋本)在時代出版社出版。截至目前,中國共出版對外漢語教材教輔1000餘種。1961年,從11所高等院校中文系以及部分外語專業選拔應屆畢業生,作爲出國漢語教學儲備師資。此項工作延續了4年,共選拔培訓了112名出國儲備師資;此後,於1972年和改革開放後分別招收了多批出國儲備師資。
    1962年4月,北京之聲(後更名爲中國國際廣播之聲)在日語廣播中開設“漢語講座”。這是中國在對外廣播中開設漢語教學節目的開始。現中國國際廣播之聲每日以39種語言對外廣播漢語教學節目。
    1965年1月,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正式更名爲北京語言學院(現北京語言大學)。這是中國唯一一所以教外國人漢語爲主要任務的高等院校,也是中國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的重要基地。現在,國內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校已達420所。
    1978年暑期,北京語言學院接受法國28名短期學習漢語的留學生,這是中國舉辦短期漢語教學的開始。現在,短期漢語教學已經成爲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模式。
    1980年5月,中國第一套短期漢語教材印行、使用。
    1981年10月,中國第一部對外漢語教學電視錄像片《中國話》攝製完成。
    1984年,教育部委託北京語言學院開發漢語水平考試(HSK),1990年該考試正式實施。迄今,該考試已在世界上37個國家設立了154個考點,共有40餘萬人參加了考試。
    1985年,北京語言學院、北京外國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學院、華東師範大學等4所大學開設了第一批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目前中國有62所高等院校開設對外漢語教學本科專業,每年招生近4000人。
    1985年8月,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在北京舉行,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2005年7月23日至25日召開的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預計將有來自30個國家500多名代表參加。
    1987年,“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成立,由國務院11個部門的領導組成。“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爲領導小組的日常辦事機構,設置在中國教育部內。
    1987年9月,對外漢語教學專門的學術刊物《世界漢語教學》公開發行。
    1990年,國家教委發佈《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定辦法》,並從1991年開始組織實施。至2004年已有5361人獲得證書。2004年,教育部又頒佈《漢語作爲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辦法》。
    1998年,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列入新版研究生教育博士學位目錄。
    1999年,教育部正式設立“中國語言文化友誼獎”。迄今,泰國公主詩琳通等10位國際友人獲此殊榮。
    2001年起,教育部陸續批准黑龍江大學、延邊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廣西民族學院、雲南師範大學、雲南大學、蘭州大學等11所學校爲“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爲“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院校”。
    2002年8月,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舉辦首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此後,每年舉辦一次,共有來自
41個國家的186名選手來華參加了決賽。第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決賽於2005年7月在北京舉辦,有來自世界近50個國家的100名選手參加。
    2002年9月,中美兩國教育部啓動“中美網絡語言教學項目”。該項目是中美兩國政府迄今在教育領域合作開展的最大的交流合作項目,目標是爲兩國12至15歲的青少年提供一套完整的學習對方語言的網上教育系統。
    2003年,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始實施“外國漢學研究學者短期訪華計劃”,該項目的首名資助對象是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羅德弼教授。至2005年6月,共有83名外國學者受惠於該項目。 2003年12月5日,中美正式啓動AP中文項目。這個在美國中學開設中文課程的項目將於2006年開始授課,2007年舉辦考試。
    2004年4月15日,教育部正式啓動“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願者計劃”。現共有447名志願者教師在14個國家從事全職漢語教學工作。
    2004年5月,國務院批准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漢語橋”工程。該工程對今後5年內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進行了規劃。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漢城建成。截至2005年6月20日,已有8家孔子學院正式掛牌,另有50多家機構正與中方積極磋商合作事宜。
    2001至2004年間,培訓海外漢語教師2萬3千餘人。其中來華培訓3千餘人,海外培訓2萬餘人。
    2005年7月20至22日,世界漢語大會在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舉行。這是中國首次召開的以漢語爲主題的高層次國際研討會。大會的主題是“多元文化架構下的漢語發展”。

【政策文件】
關於下達《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
學位〔2007〕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位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軍隊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決定設置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現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及其說明印發給你們。有關試點工作的具體事項另行通知。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二○○七年三月三十日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http://www.hanyuedu.net/Html/hygjjy/201003/388.html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說明
http://www.hanyuedu.net/Html/hygjjy/201003/389.html
《2010年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入學考試的指導意見》http://www.hanyuedu.net/Html/hygjjy/201003/392.html
《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10年入學考試大綱》
http://wenku.baidu.com/view/fc854df5f61fb7360b4c6547.html
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10年入學考試大綱


漢語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漢語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制定考試大綱,教育部授權的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範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漢語基礎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的漢語語言學相關基礎知識和漢語語言分析及運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要求考生具有較全面的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
(2)要求考生具有較高的漢語應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漢語語言分析能力。
三、考試內容
漢語基礎考試由“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漢語應用能力”和“ 漢語語言分析”三部分組成。
(一)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
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語言學基礎
2.漢語概況
3.現代漢語語音
4.現代漢語詞彙
5.現代漢語語法
6.漢字
7.古代漢語
(二)漢語應用能力
漢語應用能力考試測試以下內容:
1. 辨音和標音能力
2. 字形、字義辨別能力及漢字書寫規範
3. 詞彙、語法規範
4. 文言文閱讀理解
(三)漢語語言分析
漢語語言分析考試測試以下內容:
1.語音分析
2.詞義分析
3.語法分析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爲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爲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滿分及考查內容分數分配
試卷滿分爲150分。其中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80分,漢語應用能力40分,漢語語言分析30分。
(四)試卷題型比例
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 80分
填空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判斷題20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選擇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漢語應用能力 40分
語音能力題(標註拼音題、選擇題、判斷題等),共10分
漢字能力題(改正錯別字、漢字書寫、選擇題、判斷題等),共15分
語法詞彙規範(選擇題、判斷題等),共5分
文言文閱讀題(加標點、填空題、選擇題等),共10分
漢語語言分析 30分
語音分析題(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等),共5分
詞語辨析題,共10分
語法分析題(辨別詞性、句子分析),共10分
病句修改題,共5分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制定考試大綱,教育部授權的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範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相關的中外文化、教育學、心理學、跨文化交際的基礎知識、基本素養及書面語表達能力。
二、評價目標
(1)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2)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3)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書面語表達能力。
三、考試內容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能力考試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學”,“材料分析寫作”三部分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知識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 中國文化基礎知識
2. 外國文化基礎知識
3. 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二)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教育學基礎
2.心理學基礎
3.語言教學基礎
(三)材料分析寫作
材料分析寫作部分測試以下內容:
1. 分析與實踐能力
2. 論文寫作能力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爲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爲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滿分及考查內容分數分配
試卷滿分爲150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80分,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30分,材料分析寫作40分。
(四)試卷題型比例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80分
填空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判斷題15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選擇題35題,每小題1分,共35分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 30分
填空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選擇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案例分析寫作 40分
寫作題爲論說文。論說文的考試形式有兩種:
1.基於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
2.基於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試爲其中的一種形式。要求考生在準確、全面地理解所給文字材料和題意的基礎上,寫出思想健康、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規範、卷面清潔的文章,鼓勵考生結合實際發揮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