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英語學習方法 > 幼兒該怎麼學英語

幼兒該怎麼學英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許多年輕父母多是從中學纔開始學,而且那時我們被填鴨式的教育壓得喘不過氣來,導致他們大多對英語倒學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幫助我們的下一代學習英語,最重要的就是引發小孩子的興趣。以下是小編爲你整理的幼兒該怎麼學英語,希望能幫到大家。

ing-bottom: 66.41%;">幼兒該怎麼學英語

專家認爲,引導孩子對於英語的興趣要準備些教材,可以是好看的英語錄影帶,也可以是好玩的英語童話書,甚至是英語光碟,但一定要投其所好,如果孩子喜歡唱歌跳舞,把這些活動改成英語的內容就好了。還有適合的英語卡通片也很好。

通常有畫面的東西有助於孩子瞭解內容,但程度應選與孩子年齡相符的。如果是繪本,儘量選字比較少、圖畫比較多的,這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

如果父母在家能講些英語,對於孩子也是個學習的機會,不要完全倚靠外面的幼兒園或補習班,幼兒時期就讓他們感到壓力,剝奪他們玩的時間,會讓他們反而痛恨英語;如果在生活中加些英語。孩子就能知道英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狀況,認爲跟父母溝通時一定要會這種語言,自然會去學習,所以家長要勤於示範。不過專家建議,父母在示範以前要先有正確的發音,因爲你可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做一個孩子的提供者、回饋者、示範者”,能讓孩子在快樂中成功的學習英語。

而所謂提供者,就是教育者可以提供有趣的教材,回饋者就是常給孩子鼓勵,而示範者就是當個能讓孩子學習的對象。所以家長一定要先有正確的英語能力,才能當孩子的示範者,如果沒有就只能儘量做好前兩項角色了。

學英語沒有最佳時機,永遠都不嫌晚,所以家長不需要焦慮,“沒有保證哪個時期學,就絕對成功,也沒有保證錯過哪個時期,就不會成功”。專家認爲,學英語像等公共汽車一樣,錯過了一班,另一班馬上就會來。而且密集式的教學比蜻蜓點水式的效果好。不要以爲早學就是好,也有些孩子很早就接觸英語,最後完全放棄了,因爲遇到挫折而對英語反感。

一定要經常鼓勵孩子。許多孩子在早期學英語效果很好的主要原因,是因爲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家長就會給予誇獎,孩子因得到鼓舞就願意學,如果沒有這項原因,多早學都不會對英語產生興趣。所以並不是早學英語好,而是小孩父母不要有太高要求。其實任何階段的孩子都適合開始學英語,關鍵在父母的態度。

  字母讀音教學

字母發音直接影響着學生單詞的發音,而且學生錯誤的發音一旦形成就很難再糾正。因此教師在教學字母之前一定要多聽錄音,糾正好自己的發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聽磁帶跟讀,觀察他們的口形,並鼓勵模仿得好的學生示範領讀,幫助其他同學糾正發音。

儘管許多學生對字母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字母學習,中間難免存在着許多似是而非的現象。例如學生對"Gg""Jj"兩個字母的讀音容易混淆,對"Uu"和"Ii"這兩個字母的發音不到位。教師在教學中應針對這種情況加強這幾個字母的訓練。

把字母按讀音進行分類是字母讀音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學生覺得有一定難度的一項內容。爲了使學生能更好得掌握,教師可採用“分家”遊戲的方法,按“家族”將26個字母進行分類記憶。首先將字母劃分爲七個家族,再對號入座,最終編成一首音素家族chant幫助學生記憶

受各地方方言的影響,學生對字母的發音往往會出錯。比如:南方人容易把A讀成/e/。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學生方言發音難點,預先採取各種教學方法防止錯誤發音的出現。

  通過動作、表情或直觀形象進行直覺學習

通過動作、表情或直觀形象進行直覺學習由於學前兒童直覺行動性思維和具體形象性思維的特點,因此他們的思維主要依賴於事物的具體形象、表象以及對錶象的聯想,具有直觀形象性,幼兒的這種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使得幼兒學習語言無法脫離具體實物、動作和情境等。所以幼兒在多數情況下是通過直觀動作、豐富的表情或具體的情景來理解和表達語言的。同時,這種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也使得幼兒語言學習變得自然,他們並沒有明確地意識到他們正在學習一門語言。他們會主動去理解和表達言語的目的在於與他人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他們不去琢磨語言是什麼,他們關心的是語言的作用,即如何使用語言達到交流的目的。

學前教育是一個整合的系統工程,通過教育使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各領域獲得有益的發展,英語教育是語言領域的一個子工程,兒童英語學習的每一點進步,都將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和身心整體發展。因此,學前兒童英語學習活動中,要有機地結合其他相關領域的學習內容,根據幼兒園課程的整體目標,統籌安排語言學習活動,使之有效地融人到幼兒園的整體課程中去,在發展幼兒語言能力、認知能力、豐富幼兒知識經驗的同時,爲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學習環境,讓幼兒在學習時將英語和母語的慨念聯繫對應起來,逐步擴展幼兒的英語經驗,從而獲得情感、認知和社交能力等各方面的協同發展。

母語的習得研究結果表明,兒童最先學會的是“聽話“,然後才學會說話、閱讀和書寫。英國教學法專家Palmer認爲:“幼兒只有經過一個醞釀階段以後纔會說本族語。”在這個沉默期內外界的話言輸入在兒童的頭腦中逐漸積累、形成潛意識,然後逐步喚醒大腦中的語言信息,這是兒童語言運用(理解和表達)的準備階段。當這種準備積累到一定程度,在外界交際環境的作用下,兒童纔開始理解和說出大量的話語。由此可見,兒童聽話能力遠遠超過說話能力,說的能力來源於聽的能力,說的技能的高低受到聽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幼兒語言學習沉默期主要表現在:從聽懂第一句話到會說第一句話有一個時間間隔;從聽懂一句話到會說這句話也有一個時間間隔,後者在幼兒學習第二語言時表現得尤其明顯。幼兒在學習母語時所表現出來的沉默期相對。較長,學習第二語言時的沉默期相對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