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關於英國文化的論文

關於英國文化的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英國曾以“日不落帝國”而著稱於世 ,其文化源遠流長 ,對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英國文化的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英國文化的論文

  英國文化的論文篇1

淺析英國茶文化與英國文學

1848年,東印度公司皇家植物園溫室部主管羅伯特·福瓊來到中國,他將茶樹種子放入一個用特殊玻璃製成的便攜式保溫箱中,偷偷地帶上了從中國開往印度的輪船,由此千萬株以上的茶樹苗在印度生根發芽,繼而形成了大規模的茶園。茶葉傳入歐洲後,並沒有像咖啡和可可那樣受到過多的歡迎,直到它進入遠離歐洲大陸的英倫三島,竟然奇蹟地掀起了飲茶的風尚,並由此產生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枝奇葩——英國的茶文化[1]。

一、英國茶文化的主要內容

英語中有Teatime一詞,指的就是佔據英國人l/3生命的飲茶時間。英式紅茶更是以名目繁多、內容豐富聞名於世,其主要的內容包括:

1.英式早茶

英國人在晨起時要飲“早茶”,又名“開眼茶”,即Earlymorning Tea,有時在早茶之前還會有“牀頭茶”,即清晨一睜眼靠在牀頭就能享受的茶。而早茶主要是以紅茶爲主要飲料,是英國當家招牌茶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集濃郁和清新於一體,色澤和口感都相當出色。正統的早茶要精選阿薩姆、錫蘭、肯尼亞等地紅茶調製而成,因此早餐茶的口感來自錫蘭、濃度來自阿薩姆、色澤來自肯尼亞[2],可見英國人的早茶還是相當講究的,最適合早上起牀後飲用。

2.英式上午茶

這是最不爲外人所知的英國飲茶習慣,又稱爲“公休茶”,大約持續20分鐘。英國人在上午1l點(亞洲時間上午10點左右),無論是空暇在家享受生活的貴族還是忙碌奔波的上班一族,都要在這一時間休息一會兒,喝一杯茶,他們稱之爲elevens,即早上十一點時的便餐,所以上午茶可以看成是英國人工作間隙的一種很好的調劑方式[3]。總體說來,上午茶由於客觀條件的約束,不可能很繁雜,所以成爲英國茶中最簡單的部分。

3.英式下午茶

英文名稱Afternoon Tea,這其實才是真正意義英國茶文化載體,英國茶正是憑藉其內涵豐富、形式優雅的“英式下午茶”——紅茶文化享譽世界,“英式下午茶”更是成爲英國人典雅生活的象徵。下午茶的專用茶源是大吉嶺茶、伯爵茶、火藥綠茶或者錫蘭茶等傳統味的純味茶,若是選擇奶茶,要求先倒入牛奶再放茶水[4]。

正統的英式下午茶的禮儀十分講究。首先喝茶的時間應該是下午四點鐘;其次在維多利亞時代,男士必須着燕尾服,女士則着長袍;第三,在茶會中通常是由女主人着正式服裝親自爲客人服務,非不得以才讓女傭協助,從而以表示對來賓的尊重。最後就是下午茶的點心了,通常是用三層的點心瓷盤裝盛,第一層放三明治、第二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甜烙餅)、第三層則放蛋糕及水果塔,並且一定要是從下至上的往回吃[5]。

二、英國茶文化的內涵

1.從藥用價值到飲品文化

茶傳入英國時,茶的賣點在於它的藥性。因此,當時在英國出售的中國茶是一種神奇的、包治百病的藥物。1699年,一位名叫歐靈頓的牧師寫下一整篇論文論及自然與茶葉的品質。文章中,他充分肯定了茶在治療糖尿病,膽結石,尿路結石,腎結石,水腫,視力虛弱等方面的良好功效,並一再推薦每個人都要喝茶以取代酒,他認爲飲茶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同時心情愉悅,是一種享受型的飲料[6]。

當“紅茶皇后”——葡萄牙的凱瑟琳公主於1662年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後,茶與茶道開始在英國推廣,中國茶逐漸由具有藥性的植物轉變爲時尚生活的象徵,英國的上流社會將其演變成爲一種具有異國情調和奢侈性的生活方式。“茶”開始作爲一種飲品活躍起來,即使高昂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卻依然有着固定的市場和消費羣。

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隨着英國殖民貿易的擴大,海外茶源地不斷增加,英國進口關稅也逐年遞減,茶葉終於從奢侈品的位置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伴隨消費階層下移,英國人對茶的消費方式也發生巨大轉變。英國人非常有創意的在紅茶湯中加入糖、牛奶和蜂蜜,有時候甚至是加威士忌、黃油和雞蛋等更奇怪的東西。在茶水中加入其它物質,是茶消費的一次改革,茶因此變得更加實用。而英國人對中國茶的變革也完成了茶在引進後的本土化,飲茶因此更加普遍。1750年前後,茶已經成了英國中產階級黃油烤麪包的慣常早餐中不可或缺的飲品。

2.高貴典雅的休閒文化

一個多世紀間,茶几乎變成英國的民族飲料。從17世紀最初的藥品開始,到了18世紀已然成爲一種全民消費品。消費社會的繁榮反過來提高了飲茶的格調。18世紀,英國社會出現了專門消費茶飲料的茶園,出現了飲茶必需的服飾與器皿,甚至誕生了茶舞這樣的藝術形式。

真正意義上的英國茶文化誕生在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的發明意味着飲茶擺脫了簡單的飲食文化地位,逐步成爲一種高雅生活的代名詞。而成爲休閒文化後,飲茶也反過來促進英國社會的消費模式和社會價值觀發生新一輪的改變。

英國下午茶是最華麗、最精緻,也是最奢侈的飲食方式。在英國的下午茶活動中,對環境的要求極爲嚴格,必須能體現英國式的高雅文化與自然生趣之間的緊密結合。同時,下午茶一定選擇的是高檔茶葉,茶具和餐點也有明確的規範。這種系統化的要求代表了一種更高級的文化形式地產生——不是單純解決溫飽的手段,而是綜合了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的生活方式,也成爲社會娛樂的重要手段之一[7]。

3.考究繁複的英式茶道

英國的茶藝是英國茶 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英式茶道是茶藝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是可以和人生處世 哲學結合起來的。茶藝與茶道結合,纔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能真正體現英式茶道精髓的也恰恰是英國人對於茶具的要求和基本禮儀的講究。

同時,除了有嚴格的品茶規範,英國茶文化對於品茗的 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英國人崇尚的是貴族式的優雅生活,下午茶會是品判個人文化修養的社交場合,同時也是研習社交禮節、展示紳士淑女風采的最佳途徑。男人們穿着正式、大方得體,茶具都是輕拿輕放,以保證茶室內的安靜;女士們談吐優雅、舉止從容,有人從身邊經過都會很有禮貌的微微挪動身體並且報以微笑。在一個正式的下午茶會上你可以充分感受英國人的 文學氣質和個人修養所帶來的衝擊。

因此除了茶藝和茶禮的內容,英國的茶道還體現在英國的文化中,而這纔是一個國家真正具備“茶道”的理由。英國所特有的下午茶文化是英國民族精神的體現,英國人標誌性的優雅、高貴完全濃縮在這個民族考究華麗的茶道中,即使歷史的輝煌早已不在,但是凝聚在茶文化中的那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對傳統的追憶,已經深入英國人的血液,無法抹去。

三、茶文化對英國文學的影響

相比中國和日本,英國雖然只有短短几百年的飲茶歷史,但英國文學家卻對茶葉有着深厚的感情。茶在英國經過百餘年的 發展,逐漸融入英國文化,之後與英國文學有機結合,成爲許多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茶葉帶給英國文學家一種全新且豐富的創作主體[8]。

1.茶與詩歌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在詩歌中描寫情人們等待喝茶的情景:一點一點地吃着烤麪包,在嘆息聲中等待茶涼。拜倫稱茶爲“中國的淚水”,他“爲中國之淚水——綠茶女神所感動”,自然也是飲茶族中的一員[9]。據《拜倫傳》記載,即便是在前往希臘參加武裝鬥爭的時候,他也保持着飲茶的習慣:“早上一起牀,他就開始 工作。然後喝一杯紅茶,騎馬出去辦事。回來後,吃一些乾酪和果品。晚上挑燈讀書。”當然,紅茶並不是他的唯一,在提到中國茶時,他往往提到紅茶和綠茶兩種類型:

我竟然

感傷起來,這都怪中國的綠茶,

那淚之仙女! 她比女巫卡珊德拉

還靈驗得多,因爲只要我喝它

三杯純汁,我的心就易於興嘆,

於是就得求助於武夷的紅茶;

真可惜飲酒既已有害於人身,

而喝茶、喝咖啡又使人太認真。

同時期的著名詩人雪萊在1820年所作的一首三百多行的長詩,“致瑪麗亞·吉斯伯思”(Letter to Maria Gisbome)中寫道:

那藥師醫士抱怨的飲品,而我

會不顧勸誡大口痛飲,當死神來臨

我們將拋幣決定爲飲茶而死誰第一。

2.茶與散文

茶葉是聖潔的,散文是優美的,那麼茶葉和散文的相融會是什麼樣呢?英國散文中留給我們的是愜意的,悠閒的、美妙的飲茶記憶。《四季隨筆》,原名《亨利萊克洛夫特的一生》(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是喬治·吉辛的散文代表作,敘述的是隱士亨利·萊克洛夫特醉心於書籍、自然景色和回憶過去的生活,作者記錄了下午茶和茶會的時間、人物、禮儀等景象,抒發自己對茶和家庭茶會氛圍的感情和觸動[8]。

“我一天的光明時刻之一,便是下午散步後稍稍疲倦了回來,脫掉靴子,換上拖鞋,將戶外的上衣掛起來,換上舒服、家庭常穿的短衣,坐在深深的軟扶手椅上,等着茶盤,或者在喝茶的時候,這些是我最爲享樂安閒的感覺。隨着茶壺的出現,濃郁的香味飄然吹進我的書房裏面,多麼美妙啊。第一杯帶給我心中怎樣的安慰,以後則怎樣從容不迫地啜飲啊;在寒冷的雨中散步之後,它帶來的是怎樣暖熱啊!同時看着我的書籍和圖畫,安然品位着擁有它們的幸福。我看看菸斗;或者我帶着似乎有所思的神氣,準備裝上菸葉。事實上,菸葉再沒有在茶後——它自己便是溫和的感性人的東西一一那樣安慰人,那樣暗示富於人情味的思想了。”

3.茶與小說

茶葉到達英國之後,不僅僅是“繆斯之友”,“衆神的甘露”或詩人的靈感源泉,也受到許多小說家的追捧。據說,“飲茶覆蓋了幾乎所有 英語的小說”。此言雖說有些誇張,但事實也足以證明,英語小說中充滿着茶香和茶文化。

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小說家,在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中,茶字一共被使用的次數多達86次,數量遠遠超出其它作品。狄更斯描寫的關於“禮拜堂戒酒聯合會布瑞克大街分會”的一次月會情景,給人留下極爲深刻的印象,當主人公維勒先生看到他們能喝下如此大量茶水時,驚訝得目瞪口呆[9]。文中描寫不僅表達了當時人們對於戒酒運動的高漲熱情,而且肯定了茶葉在英國戒酒運動中的特殊作用。

四、小結

茶不僅是一種飲品、食品,也是一種 藝術品,更是一部文化史、 醫學史和文學史。透過茶,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藝術、文化和文學等。茶葉從東方到西方,從中國到英國,經歷了坎坎坷坷,猶如人生的成長過程,最終日漸成熟。在英國,茶最初是“藥品”,隨後上升到貴族的奢侈品,最後才成爲必需品國民飲料,進而演變成當今風靡世界的紅茶文化。這一過程雖然漫長但是卻增添了英國曆史、文化、 社會等多方面河流中的美麗。

  英國文化的論文篇2

試談英國精英文化批判

【 論文 關鍵詞】 社會 精 英文 化 大衆 文化

【論文摘要】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文化研究成了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思潮,而精英文化批判則是它的重要傾向之一。本文順着英國。文化與社會傳統,追溯了精英文化的起源和 發展 ,以及它與大衆文化的對立。通過批判它對於少數派文化的尊崇和對於大衆文化的排斥,揭示了精英文化的意識形態功能和控制功能。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源於英國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成了西方學術界格外熱門的話題。文化研究廣泛地滲透到各個學術領域,成爲最具活力的學術思潮,有的學者甚至斷言文化研究已經取代後 現代 主義成爲西方學術主潮。與此同時,文化研究又是最含混、最難以確定的領域,迄今尚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儘管有着諸多的不確定因素,但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它對精英文化的批判。從一開始,文化研究便致力於批判精英文化,努力消解精英文化與大衆文化之間的對立,甚至可以說文化研究是在與精英文化的鬥爭中成長起來的。

英國的精英文化傳統源於何處呢?精英文化是如何與大衆文化對立起來的呢?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尤其是在《文化與社會》中,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奠基者雷蒙·威廉斯順着 歷史 的軌跡梳理了英國的“文化與社會”傳統,分析和批判了精英文化的起源和發展,爲文化研究的精英文化批判傾向奠定了基礎.

威廉斯在《文化與社會》中指出,“文化觀念和現代各種常用的文化一詞,是在被稱爲 工業 革命的時期進人英國的”[ij(P13),因此,若要追溯文化及其與文化相關的各種概念,就必須從工業革命人手。

工業革命是英國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場革命,它不僅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改變了英國既存的現實關係,而且對英國的精神文化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它把生產者簡化爲零碎的“手”,簡化爲賺取利潤的工具,同時它還使得從事崇高的精神 工作的人最終也被專門化爲精神生產的工具,成爲知識機器。曾經如此崇高的精神竟然淪落爲商品,服從於與商品生產大致相同的 規律 。

這種變化在 文學 藝術 領域表現得異常明顯,這是當時仍舊高高在上的文學家和思想家無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現實。19世紀初期,隨着封建貴族的徹底沒落,藝術家失去了封建時代特有的貴族資助制度的保護,生存問題立刻擺上議事日程。爲了生計,藝術家被迫屈從於無情的市場規律,在市場的驚濤駭浪中拼殺搏擊,想方設法兜售和推銷自己的“產品”,以換取微薄的生活資料。

亞當·斯密說,“如同鞋襪,人們向製造併爲市場供應這類貨物的貨主購買,[17(P64),亞當·斯密此處所說的“這類貨物”指的就是藝術家的作品。市場成了文學藝術領域內的決定因素,無形的手開始指揮和操縱藝術家有形的筆。出於生存的考慮,藝術家不得不痛苦地適應市場訂貨的要求,盡力滿足市場的需要,以掙得自己的生活。藝術家那種人類精神導師的崇高地位一落千丈,過去籠罩在藝術家頭上的那層靈光消失殆盡。對於這種狀況,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有過精闢的論述:“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素被尊崇景仰的 職業的莊嚴色彩。

它使醫生、律師、牧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受它僱傭的僕役·[ 2 ] ( P468}69 )。在此情況下,藝術家只得無奈地用市場給予他們的“自由”去換取冷酷的現金。在市場 經濟 的大潮中,他們常常貌似高傲地步人市場,彷彿是爲了深人生活,尋找創作的靈感,實際上他們只是在尋找潛在的顧客和買主。拿波德萊爾的話來說,藝術家只不過是“爲錢而乾的繆斯”,與街頭流鶯並無多大的區別:

爲了一雙鞋她賣掉了靈魂但在卑鄙者身旁,我扮出僞善的小丑般的高傲,老天爺恥笑爲當作家我販賣我的思想。[3](P51)

面對這種狀況,原本養尊處優的思想家和藝術家們紛紛從各自的角度亮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應對措施.無獨有偶,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打出了精英文化的旗幟.

從詞源意義上來說,“精英((elite)”一詞是與選擇相 聯繫的,起初指的是上帝的選擇,帶有濃厚的神學意味。18世紀以後,精英開始指世俗生活中一些被挑選出來擔當一定職務的人。到了19世紀,精英一詞在英國流行起來。早在1823年,拜倫就在他的長詩《唐瑛》中運用了精英這個詞:“和高貴

的布萊克伯爵夫人一樣,他既是人羣中的騙子又是精英”。在拜倫的用法中,精英一詞顯然還不是一個褒義詞,而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到了19世紀後半葉,精英一詞開始與“最好的(the best)”聯繫起來,更多地表示精銳部隊或上層貴族.

“文化”則是一個意義非常複雜的詞語,對於什麼是文化,不同的學科對於文化有着不同的解釋。據威廉斯考證,文化原來指的是“培養 自然 的成長”,與土地有着緊密的聯繫.在工業革命這個關鍵時期,文化的含義發生了變化。到了浪漫主義時代,文化的意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化成爲了市場的對立物,開始與教養聯繫起來,成了優秀的真正標準.這是文化觀念的一次飛躍,文化從此開始具有精英主義的韻味.

出於對工業文明所導致的 機械主義、財富積累、功利主義和現金交易的深惡痛絕,柯勒律治把文化與人類精神生活聯繫起來,在他手裏,文化獲得了高於其他一切人類活動的高尚地位,成爲一切社會安排必須服從的上訴法庭.他在《教會與國家政體》中寫道:“國家的長久存在……國家的進步性和個人自由……依賴於一個持續發展、不斷進步的文明.但是,這個文明如果不以教養爲基礎,不與人類特有的品質和能力同步發展,那麼文明本身如果不是一種具有很大腐化作用的影響力,就是一種混亂低劣的善,是疾病的發熱,而不是健康的煥發·川( P95-96 ).柯勒律治此處所稱的教養實際上指的就是文化.在他看來,文化應該成爲文明的基礎,這樣文明才能保持“健康”,走向“完美”。

這裏,教養,即文化正式地與文明或者說社會聯繫起來,成爲完美的標準,具有特殊的功能,不僅可以用來影響社會,而且可以用來判斷社會。不過,柯勒律治也意識到,由於具有解體作用的工業革命的進程,教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需要得到國家的保障,因此,有教養的“知識階層”應該凌駕於“暴民”之上,因爲他們“是爲學問培養的,並將學問成果傳播於社會中”,這個階層的保存和擴大必須得到國家的保護和資助。既然這個階層需要國家的供養,那人數自然不能太多,只能由“一切所謂大學文科和 科學 的賢能之士與教授們”【’](陰)構成,他們的職責是維持藝術的標準,防止裁判圈擴大到讓公衆參與投票。從此,文化開始與少數有特權的階層聯繫起來,這爲以後的少數派文化或者說精英文化埋下了種子。

在整個19世紀,對文化研究作出最重要貢獻的是馬修·阿諾德。他明確地把文化與完美等同起來,並在《文化與無政府主義》開宗明義地寫道:

提倡文化能極大地幫助我們擺脫目前出現的困境;文化就是追求我們的整體完美,追求的手段是通過了解世人在與我們最爲有關的一切問題上所曾有過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論,……文化即是對完美的研究,引導我們把真正的人類完美看成是一種和諧的完美,發展我們人類的所有方面;而且看成是一種普遍的完美,發展我們社會的所有部分[1](P160-161)

這是阿諾德比較清晰的文化定義,他的定義明確地把文化與完美聯繫起來。什麼是完美呢?在封建時代,完美總是與上帝聯繫在一起,上帝就是完美的理想,爲了達到完美,人類必須虔誠地信奉上帝,把上帝的理想當作自己的理想,把自己完全地奉獻給上帝.到了19世紀,神學傳統已經日漸衰微,阿諾德自然不會愚蠢到再把完美歸結爲上帝的榮光的地步,於是他推出了“過去曾經有過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談”作爲完美的代表,這種論調有着強烈的懷舊情結,肯定“過去”的美好。這爲後來的艾略特和利維斯蔑視當代文化的價值,只承認過去的美好開了先河。

應注意的是阿諾德所定義的完美是一種“整體的完美”、“普遍的完美”,他意識到“只要個體仍然孤立,文化就不可能孕育完美。個體必須攜同他人一起向完美邁進,必須不斷地盡他所能,擴大並增大那涌向完美的人流的規模。若不遵循這個道理,他自己的發展將受到阻礙和被削弱·[1](P165)。這就是說,對於完美的追求不是一種個體行爲,而是一種社會行爲,是一種普遍的的活動,這種普遍性是個人完美的有效保證。在這裏,阿諾德進一步把文化與社會聯繫起來。

如何實現完美呢?阿諾德首先想到的是國家,他把國家當作達到普遍完美的媒介。然而,在他所生活的時代,國家只是各個階級利益衝突的舞臺,充滿矛盾和鬥爭,根本無暇顧及普遍的完美。於是阿諾德想到了少數免受本階級的一般概念和習慣的腐蝕和矇蔽的精英人物。在他看來,這些人物的心中潛藏着“最佳自我”,只要通過 教育 、詩歌(實際上就是廣義的藝術)和批評等手段喚醒他們心中的“最佳自我”,使他們獲得普遍的人性和對人類完美的無限熱愛,他們就能引導芸芸衆生走向普遍的完美,達到拯救衆生拯救社會的目的.

作爲19世紀英國思想界的一位偉大而重要的人物,阿諾德把文化提高到世俗宗教的地位,極大地推動了英國文化研究的發展,預示了未來一百多年英國文學知識分子爭論不休的許多問題,如文化的概念、文學知識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科學的衝擊等,功不可沒。但是,他的文化理論過分地誇大了文學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把文化侷限於少數精英人物手中,具有濃厚的精英主義意味和貴族傾向。

自阿諾德之後,對精英文化作出突出貢獻的當屬20世紀的兩位文學家和思想家,一個是T. S.艾略特,一個是F. R利維斯.由於他們的思想某種程度地控制着戰後的英國思想界,所以雷蒙·威廉斯重點研究和批判的對象就是他們二位。

艾略特是英國著名的詩人,以長詩《荒原》享譽世界,在建構文化理論方面他也頗有建樹,他“把文化討論推上一個重要的新舞臺”川cP}}>。他在《對文化定義的筆記》指出:

如果那些條件與讀者任何狂熱的信念衝突,例如,如果讀者對文化與平均主義居然會發生衝突感到震驚;或者如果他對有些人竟然會有‘出身的優先權’感到荒謬,那麼我不會要求讀者改變信念,我只會請他們不要再在口頭上高談文化[1](P301)

這段話比較完整地表述了艾略特的文化精英主義思想。在他看來,文化必然與平均主義產生衝突,文化註定是擁有“出身優先權的”少數人的專利,大衆對此不應有任何的異議,那些擁有“出身優先權的”人也不必感到恥辱,而應感到驕傲。誰不承認這點,那就等於承認自己對文化漠不關心,那也就不配談論文化,最好免開尊口,保持緘默。這無異於剝奪了大衆創造文化、享受文化的權利。 涉及到具體的 文化定義時,艾略特最i!;豪的特點就是把文化與“整個生活方式” 聯繫起士。受20世紀人類學、 社會學的文化研究的;.響,一乙可以說是繼承了英國 文學傳統的文化觀念,他把在阿諾德那裏並不非常明顯的這種文化含義明確化,認爲“文化這個術語……包括一個民族所有的獨特活動和興趣,[1](P303)。

因此,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並不只有一種文化,而有可能存在多種文化。整個生活方式有一大部分是屬於無意識的,而我們通常所稱的文化—一種宗教、 法律 體系、 藝術 品,只是整個生活方式文化的一部分,即有意識的部分。艾略特因此提出了文化分層的理論,他區分了“有意識的文化”和“無意識的文化”的概念,但這並不表明他願意真誠地對待各種不同的文化,這只不過是他用於欺騙讀者的一個幌子,目的是爲了使讀者相信他的分析具有社會學的基礎,爲自己披上並不墨守成規的美麗外衣,避免可能受到的直接批判。他重視的是有意識的專門化的高級文化,即大寫的精英文化,大衆文化則被貶爲“文化代用品”,因此高級文化,或者說精英文化應該成爲整個社會風尚和趣味的楷模。

這種專門化的高級“文化”是“不應該由其他所有階級來平等分享的東西,川( P305 ),它總是某種程度地與社會特權聯繫在一起,往往掌握在少數有教養的人的手中。這些統治階級的優秀代表在繼承了財富和地位的同時,也繼承了創造、保護和享受高級文化的責任和特權;普通人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利對高級文化指手畫腳。如果讓任何人都參與對有意識的高級文化代表人物的成果進行評價的話,那隻能是糟蹋文化.顯然,這種高級文化是與統治階級的特權緊密相連的,對於維護這個階級的利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艾略特極力反對“文化擴散”理論,認爲文化擴散着包含“摻雜”和“貶值”,必然會降低高級文化的標準和質量,“因爲少數人文化質量的根本條件,乃是今後仍舊把文化保持爲少數人的文化

艾略特的高級理 論文 化是以他的精英主義理論爲基礎的.在探討精英問題時,艾略特甚至反對20世紀廣爲流行的精英流動理論,堅持精英只能固定在上層階級中,因此高級文化也就只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實際上是掌握在統治階級和上層階級的手中,使之成爲上層階級的特權.面對20世紀更爲錯綜複雜的社會現實,艾略特沒有赤裸裸地鼓吹精英文化,他採取了遷回戰術,企圖用文化分層理論在一個民主浪潮高漲的時代裏繼續維護少數人的高級文化,以期達到使統治階級的文化控制合法化的目的,用心良苦,手法巧妙,很是富有欺騙性和迷惑性.

在20世紀依舊明確提倡少數人文化的是F. R利維斯.對於20世紀流行的大衆文化,利維斯提出了堅定的批判。他認爲伴隨着大規模生產帶來的是標準化和“深度抹平((leveling down) ",引起的是人們廉價的反應,賺取的是人們廉價的眼淚。應該說,他的批判某種程度上確實揭示了大衆文化的

負面後果,在急劇變化的社會裏,有時確實能夠起到警戒世人的作用。但是,利維斯不是積極地面對現實和問題,致力於改善大衆文化的質量,而是祭起少數人文化的旗幟。

他在《大衆文明與少數人文化》一書的開頭就明確地表明瞭自己的少數人文化立場:

在任何時代,具有洞察力的藝術欣賞與文學欣賞依賴於極少數人;只有少數人才能夠作不經提示的第一手判斷(除了簡單的和大家熟悉的作品外).能以真正個人的反應並被認可的這種第一手判斷的人,雖然人數略多了些,但仍然是很少的少數派……依靠這少數人們,我們纔有能力從過去人類 經驗的精華中得到益處;他們保存了傳統中最精巧和最容易毀滅的那些部分……美好的生活以這些 語言和習語爲基礎,沒有這些語言和習語,精神的特性就會受到阻礙而變得不連貫,我所說的“文化”指得就是對這樣一種語言的 使用[‘](,,,‘).

利維斯自詡他的文化概念源於阿諾德,以示正宗,但稍加留意我們就會明白,他的文化概念並不完全符合於阿諾德的概念。阿諾德強調的是通過了解和研究“曾經有過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論”去追求整體的完美,利維斯則把文化與“具有洞察力的藝術欣賞和文學欣賞”等同起來,這實際上是把“曾經有過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論”的範圍進一步縮小和專門化爲文學和藝術。最後,這種文學文化和文學研究的中心又落到了語言上面。因爲通過語言,我們的精神的、道德的和感情的傳統才得以傳遞下去,而最好的語言則保留在文學中:“如果當代的用法不是傾向於提高而是貶低語言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指望文學了,這樣纔能有希望與我們的精神傳統、與‘各個時代精選的經驗’保持聯繫,因爲文學中保存了最爲精妙優美的語言用法·[4](P103)

顯而易見,利維斯的少數人文化中的這個少數人實際上是一個文學少數派,“一個不但能夠欣賞但丁、莎士比亞、鄧·多恩、波德萊爾、哈代(僅舉重要的例子),而且能夠認識這些作家最近的繼承者的那個少數派”川( P326 ),其職責是保存文學的傳統和最優秀的語言能力,爲更美好的生活設定標準。利維斯主張以文學少數派作爲中心,這部分地是出於對自己個人專業的偏好,是文學研究專門化的結果之一,但更多地是由於社會的變化,尤其是文學研究和文學知識分子在大學和整個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受到的衝擊.由於 科學 研究及其他新興文化形式(如廣播、電影、電視)的挑戰,純粹的文學研究失去了中心的地位,日益走向邊緣,曾經有過的榮光和輝煌已成爲昨日黃花,它的作用日趨降低,它所代表的傳統價值也已失去了耀眼的光環.文學研究者不再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導師和社會生活的指導者和評判者,這是利維斯不願接受的事實.

在審視了英國精英文化傳統之後,雷蒙·威廉斯接着考察的是大衆文化。

威廉斯首先檢視的是大衆的觀念。 歷史 地看,英國的大衆這個概念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確定其含義:人口向 工業 城鎮的集中、工人向工廠的集中、“由工人階級派生出大衆行動”。因此,所謂的大衆指的是人口的聚集,尤其是工人的聚集,在很大程度上這是英國精英分子有意識地製造出來的一個概念,是精英們看待人們的一種便利方式,指的是精英們的統治、控制、教誨、取樂的對象,這種大衆無異於羣氓無賴.這個概念反映了社會的等級差別,它在詞義中保留了烏合之衆的傳統特徵:容易受編、反覆無常、羣體偏見、趣味低級、習慣醜陋.這樣一來,大衆便成了文化的威脅、對精英文化捍衛者的威脅.因此,在整個精英主義文化觀念中,大衆一詞帶有明顯的貶義,與之相聯繫的許多詞,如大衆文化、大衆 教育 、大衆文明、大衆傳播、大衆思想、大衆民主……無不帶有貶義.這種大衆的用法實際上是精英階層用以證明少數人文化的合法性,維護精英文化和現行體制,對大多數人實行控制的一種手段。對此,威廉斯深表憤怒,並且提出了挑戰,他寫道:

實際上沒有大衆;有的只是把人看成大衆的那些看法.在一個城市工業社會裏,有許多機會使人們產生這些看法.重要的不是重申客觀條件,而是個人地、具體地考慮這些條件對我們的思考產生了什麼影響,事實當然是,看待其他人的方式已經成爲我們這種社會的特徵,是爲了 政治 剝削或文化剝削的目的而受到重視的.折衷地看,我們看到的是其他人,許多其他人,我們不瞭解的其他人.實際上,我們根據某種方便的公式把他們聚合 起來並加以讓釋,在它的條件中,這個公 式是成立的.但是,我們真正應該檢驗的 是這個公式,而不是羣衆。如果我們記住 我們自己也直接被其他人聚合成羣,將會 有助於我們進行這種檢驗。只要我們發 覺這種公式不足以讓釋我們自己,我們也 可以承認它不足以讓釋那些我們不瞭解 的人。

這段話讀起來似乎有點拗口,但威廉斯決不是爲了玩弄文字遊戲或者賣弄學問才寫下這段話的,他的目的是要揭示大衆一詞所隱含的意識形態功能和控制功能。在他看來,大衆不是羣氓,而是多數人,所謂的大衆只是工業革命導致的一種 自然 的聚合或組合.精英們杜撰並廣泛使用“大衆”這個概念,目的是爲了顯示自身的優越性,貶低大多數人,以便進行政治的剝削和文化的剝削,成功地把多數人排除在文化之外.

通過揭示“大衆”一詞所蘊涵的意識形態功能,威廉斯批判了“精英文化”與“大衆文化”之間的對立.他指出,“從本質上來說,文化是整個生活方式”L1](P403),包括機構、習俗、思想習慣、意圖、知識和想象的作品.雖然他的文化觀念受到了阿諾德等人的影響,但這種文化觀念極大地擴展了文化的範圍,某種程度上消解了“精英文化”和“大衆文化”之間的對立,有助於營造一種共同文化,爲後來的文化研究開闢了一條道路。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英  英國文化的論文篇3

淺談從英語詞彙看英國文化

一、引言

英國英語是英國文化的載體,是英國文化的結晶。詞彙是語言的基礎,是語言大系統賴以存在的支柱。作爲英語國家要素基礎的英語詞彙,負載有豐富的英國文化內容,最能反映出英國文化的各個層面。

二、英語詞彙與英國的地理特徵

從地理位置上看,英國是孤懸於歐亞大陸之外的島國。英吉利海峽和多佛海峽把英國和歐洲大陸分開。“島國”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長期遊離於歐洲社會的主流之外。英國人的“島性”極強,總是以老大自居,歷史上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英語中存在着許多習語,習語的產生與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密切相關,比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揮金如土),to rest on one’s oars (暫時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奮力圖存)。

英國四周環海,對大海的依賴與發展決定了航海民族事物必須使用大量與海有關的詞彙。這種現象突出地反映在習語中,如sail before the wind(順風行駛),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濟),give up the ship(放棄),on the rocks(觸礁),以及all at sea(全在海里)。船在海上失去控制,船上的人只知“在海上(all at sea)”,卻不知身在何方,現在這一習語表示“不知所措”的意見,如“He is all at sea as to what to do next”。

三、英語詞彙與英國的歷史

英國曆史上羅馬人的佔領從公元43年到公元449年長達400年之久。在這400年的時間裏,逐漸形成了一個不列顛拉丁文化,即便在今天的英語中仍然不難找到古羅馬文化的痕跡。以Rome爲例,翻開任何一本中型詞典,都會在這個詞條下找到幾條與之相關的諺語: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All roads lead to Rome,由此可見羅馬帝國昔日的輝煌。英國從16世紀開始對外侵略擴張,它的殖民地遍佈全球。英國俗稱The sun never sets on the British Empire(日不落帝國),The Mistress of the Seas(海上霸王)。

英國統治者公開揚言:誰統治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英國海軍歌曲中有這樣一句Britannia ruled the waves(不列顛統治海洋)。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聯邦),簡稱the British Commonwealth或the Commonwealth,原名就爲the British Empire(英帝國 ),它由dependencies(附屬國),dominions(自治領)、殖民地和其他一些獨立的國家所組成。大英帝國在海外殖民一年比一年擴大, 英語的使用範圍從英倫三島迅速擴大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國,由此滋生出American English, Canadian English, Australian English, South African English等英語變體。

四、英語詞彙與大不列顛民族的宗教信仰

英語成語有許多反映出英國民族的宗教信仰。英國人多信奉__,因此許多成語與上帝、天使、魔鬼、教堂等有 聯繫。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一貧如洗),The devil knows many things because he is old(老馬識途)等。

作爲__神論經典的《聖經》更是爲英語成語提供了無窮的 文化源泉。因此透過剖析英語成語,我們也能認識到英國民族深受基督__的文化特點。如:成語the kiss of death(致命的東西)出自《聖經.新約.馬可福音》中第14章猶大向官府出賣耶穌的一段有名的場面。對於耶穌來說,猶大的一吻乃是the kiss of death,即“致命的東西”。

五、英語詞彙與英國的飲食文化

有人說西方的文化實際上就是麪包文化。這或許多少帶點幽默調侃的意味,但西方的麪包與日常生活的確有着密切的關係。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民以食爲天)。人們用bread and butter表示“生計”。客人給熱心的主任寫一封bread and butter,即表示自己對主人款待的感激。live on the bread line是指“難以餬口”。

六、結束語

語言與文化不可能脫離而單獨存在,語言不僅反映文化同時也塑造文化;由於文化通常比語言的變化速度快,因而一個詞語的意義的確定要取決與句法結構和文化背景兩方面。這裏所說的文化背景即 社會、歷史、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等多種文化因素。既然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語言和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那麼學習一門語言就必須瞭解該語言所屬的文化,要學好英語就必須瞭解英語的文化背景,英語學習尤其是英語詞彙的學習不應僅是語言學習,也是文化學習。

  英國文化的論文篇4

淺析英國傳統文化對其現代化進程的影響

摘 要:英國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現代化國家,其工業化社會、民主化政治、理性化思維爲各個國家樹立了一種現代化模式――英國模式。這種方式以和緩、平穩、漸進爲主要特色。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都會受到本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英國也不例外,雖然英國現代化的發生與近代的技術革命和思想變革密切相關,但這種模式的穩健風格,卻來源於英國的傳統社會文化之中。

關鍵詞:英國;現代化;傳統文化

現代化的世界進程是人類文明形態的重大飛躍,也是人類社會從分散的地域性歷史向整體的世界歷史發展的轉折。羅榮渠先生作爲國內現代化研究的集大成者對現代化進行過這樣準確、全面的定義:“廣義而言,現代化作爲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是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一場急劇變革。

這一變革以工業化爲推動力,導致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全球性的大轉變的過程,它使工業主義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的相應變化;狹義而言,現代化又不是一個自然的社會演變過程,它是落後國家採取高效率的途徑,通過有計劃的經濟技術改造和學習世界先進,帶動廣泛的社會改革,以迅速趕上先進工業國和適應先進世界環境的發展過程。”①作爲現代化的先行者,這個不愛走極端的穩重的民族爲現代世界奠定了好幾塊基石:英國最早實現工業化,成爲近代大工業的開路先鋒,並且最早實行了政治變革,爲西方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樹立了樣板。英國的發展方式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模式,證明了在一定條件下漸進道路的可行。可以說,英國率先敲開了通向現代世界的大門,英國是現代世界的開拓者。

一、英國現代化進程的特點

通向現代化的道路是多樣的,大致可概括爲兩種不同類型。內源的現代化和外源的現代化,英國模式就屬於典型的內源的現代化。內源的現代化的最大特點就是政局相對穩定,經濟能夠比較平穩地發展,社會比較和諧,衝突相對平和,國家易於昌盛。它不同於法蘭西的激進,也不似斯拉夫民族的厚重,儘管英國式道路的發展速度可能緩慢,但它取得的每一個成果卻都是堅實的,發展過程中的副作用可能最小。

英國模式的形成,是自身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標註着其傳統文化的鮮明印記。所有那些爲現代人所熟知的英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和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是在歷史進程的衝突中形成的,是衝突的雙方在長期的鬥爭中相融的結果,可以說:“傳統與變革在鬥爭中和諧地交織,恰似在同一長河中,既有傳統,又有變革,當人們自以爲是涉足在繼承傳統的源流中時,變革卻如清新之水,已注入傳統而融合於其中了。”②在傳統與變革的衝突中,走互相融合的道路,這是英國模式的最顯著特色。在20世紀初英國國內的激進與保守之爭中,其最終的結果就是“福利國家”這個制度既保留了資本主義的精神,又引進了社會主義的願望。這種發展方式是英國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光榮革命”以後的300多年,英國極少有大起大落、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人們看到的只是逐步的變革、前進。這表明,漸進改革已不僅是英國民族取得變革與進步的一種方式,而且成了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價值取向。

二、傳統文化對英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

英國的現代化雖發軔於十七世紀,但孕育於中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產生的第一動力首推文藝復興。高舉理性化和世俗化旗幟的人文主義浪潮激發了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推動了人們對現世幸福的合理追求。文藝復興高揚人性,爲傳統、保守的英國注入了新的活力,爲英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誕生提供了思想背景和技術準備。

(一)崇尚自由、民主的觀念

“英國人”生而自由,當王權經歷着由野蠻到文明的發展過程時形成了一種傾向,這就是抗拒王權、限制王權的努力。在英國,它被看做是“自由”的傳統。要尋找英國的自由“傳統”,需回到約翰?密爾那裏去。對密爾來說,自由即是權利,這也是英國人對“自由”的理解。這種崇尚自由的傳統在其現代化進程中表現出積極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政治民主化和經濟自由化兩方面。

首先,對英國政治制度現代化的推動作用。1215年英國人民通過起義,迫使國王簽定了《自由大憲章》,首次對國王的權力做了一些限制;1628年議會與國王查理一世簽署《權利請願書》;1649年1月,當議會徹底戰勝國王時,議會通過決議說:“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當權力的來源;在議會裏集會的英國下議院是人民選出並代表人民的,在本國有最高的權利。”③這些都削弱了國王的封建專制。尤其是“光榮革命”的勝利。革命之後,英國政體從專制君主制向立憲君主制轉變。雖然君主立憲制在開始的時候只是一種貴族寡頭制,但現對於西歐大陸國家的君主專制統治,英國的新制度營造出一種寬鬆、自由和開放的環境,爲發動工業革命提供了合適的政治和社會環境。④在自由主義文化精神的指引下,英國人從未停止對自由權利的追求,這使得英國的封建勢力沒有法國和德國那樣強大,其封建制度的鼎盛時期也維持得較短。雖然英國曾多次發生封建王朝復辟的事例,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同時,英國革命以和平、漸進的改革方式完成。其間,由變革引起的社會矛盾和動盪是逐漸展開的,即使出現暴力革命的衝擊形式,其政治變革的速度也很有限。這是英國模式的成功之處。

其次,對英國經濟現代化的積極影響。英國崇尚自由在經濟上的表現即經濟上的自由主義。在現代化初期,英國採取對內實行自由放任、對外實行保護關稅的經濟政策。對國內經濟,政府很少進行直接干預,基本採取自由放任主義。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更是強化了這種經濟上的自由主義觀念。斯密主張國家對經濟採取放任態度,讓每個人自由地進行經濟活動,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通過關稅保護,英國的國內市場和殖民地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直到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前,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在英國社會都居主流地位,並在從工場手工業向工業資本主義過渡的長時段內,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理性思想的孕育

英國人的現代思維方式是在矛盾、衝突中形成的――那是一種對經驗極爲尊崇的理性思維方式。英國人的理性思想有別於宗教的盲從與迷信,也有別於德國人那種過於抽象的形而上的理性主義。對事實進行實事求是的觀察與分析,是英國人據以行事的依據,也是這個民族自己極爲珍視、幾乎帶着一種宗教似得虔誠心情來看待的精神財富。

休謨的懷疑主義爲英國的理性主義做出了很大貢獻,因爲懷疑主義必然是建立在理性的思維基礎之上的。英國人對任何未被經驗證明的事物,都習慣於用一種冷淡的、漠然的態度對待,絕不像有些民族那樣輕易地熱烈擁抱一種新理論或撲向一種新事物。從理性主義對英國發展的影響脈絡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理性與信仰,科學與神學的調和。

英國早期理性主義者活動的一大特點是:它並不想否認宗教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而只是力圖將其按照理性的模式進行改造。而後來當理性主義取得了對宗教的決定勝利之後,它的主要着眼點已不是窮追自己的對手,而是如何引導英國社會科學的發展和全民族理性思維的形成。⑤艱苦的生活和嚴峻的國際環境(先後與西、荷、法等國交戰)使英國人養成了勇敢、機智、耐心、目光遠大、堅韌不拔,善於自我剋制的美德。這種沉着冷靜的性格已顯示出英國人可以對社會變化持一種理性的態度。

英國人這種理性的態度使得他們善於調和,不走極端或急烈的變革路線。在英國,人們比在任何其他國家都更習慣於通過感覺而達到科學,而不是通過單純的抽象思維去達到科學。而理性主義在英國興起之時,便與資產階級的實際利益相結合起來,成爲資產階級反對神權的有利武器,這種實用性也造就了在以後歷次的英國政治制度的變革中,大多是追求政治運作中的實際內容,而很少涉及到制度本身的形式的變化。

(三)寬容的宗教政策

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在近代的發展和演變歷史,就是清教徒主義引導其步入現代化進程的歷史,清教徒主義與現代化的淵源關係,在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崛起過程中,一覽無遺。⑥宗教改革使英國成爲一個新教國家,政府實行比較寬容的宗教政策。一方面,寬容的宗教政策吸引了大批來自大陸的新教移民,對英國近代紡織業的發展起了極大推動作用。“光榮革命”以後,雖一度在政治上排斥天主教徒和其他非國教徒,但對異教徒的迫害遠不如天主教國家那麼嚴厲。

1689年英國頒佈《信教寬容法》,放寬和廢除了對非國教徒的限制。那些不堪忍受宗教迫害的弗萊芒新教徒和法國胡格諾教徒大量遷入英國,帶來了資金和先進的紡織技術,並且建立了紡織工業,爲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提供了重要條件。另一方面,新教中的“清教”倫理促進了資本積累並構成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現實推動力。清教信奉“成事在神,謀事在人”的預定論,讚許現世財富的積累,提倡節儉,把事業的成功看成是上帝的恩惠,上帝的聖訓就是“你須爲上帝而辛勞致富,但不可爲肉體、罪孽而如此”。英國寬容的宗教改革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爲推動其經濟不斷髮展的內在動力。

當然,英國傳統文化對其現代化進程也有消極的影響。英國人尊崇傳統的風尚阻礙了工業化初期的革新精神,面對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浪潮,他們或陶醉於現有勝利的陶醉,或躊躇於革新技術的耗資。遲疑的後果,使英國逐漸失去了原先的技術優勢,逐漸被後發現代化國家所超越,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在二十世紀的相對衰落。正如錢乘旦先生所言:“一個民族往往容易在前進的道路上戰勝迎面撲來的艱難險阻,但要戰勝自己創造出來的成績和榮耀卻相對困難。因爲在成功的陶醉下,人們往往忘記了使自己取得成功的那些最可寶貴的東西。”此外,英國社會模仿貴族、向上看的價值取向也反向造成了企業家精神的衰退。

總而言之,傳統文化對英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影響深遠。馬爾庫塞說過: “觀念和文化的東西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但它可以改變人,而人是能夠改變世界的。”⑦英國的現代化模式是內源型的,其發生是因爲傳統社會內部自發孕育了向現代社會過渡的多元因素,但是,在這一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傳統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註釋:

①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17頁.

②錢乘旦、陳曉律.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頁.

③[英]阿?萊?莫爾頓著,謝璉造、瞿菊農等譯.人民的英國史.北京:三聯書店,1976年,第336頁.

④錢乘旦.世界現代化歷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第192頁.

⑤錢乘旦、陳曉律.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65頁.

⑥於歌.現代化的本質.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5頁.

⑦[美]赫伯特?馬爾庫塞著,李小兵譯.審美之維.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2頁.

參考文獻:

[1]錢乘旦、陳曉律.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2]錢乘旦.世界現代化歷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3]王章輝.英國文化與現代化.瀋陽 :遼海出版社,1999年.

[4]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5][美]克萊頓?羅伯茨、戴維?羅伯茨著,潘興明等譯.英國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猜你喜歡:

1.關於英國文化的論文

2.英國風俗文化論文

3.英國文化論文

4.英國文化概況論文

5.英國禮儀文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