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口語英語 > 口語英語練習小對話 > 年高考語言運用題的應對祕笈

年高考語言運用題的應對祕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15K 次
年高考語言運用題的應對祕笈
    語言運用試題是高考試卷中的“變臉王”,形式自由,創新度高,常考常新。許多考生常被這種陌生的“面孔”弄得手足無措,從而影響了答題的情緒和答題的準確性。因此,消除“陌生感”,增強答題信心,將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了解語用題命制中的“變”與“不變”。 

    一、命意分析 

    分析近年高考語用題,試題命制中的“變”,即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情景材料的變化、命題角度的變化、載體樣式的變化……例如,2005年浙江卷第23題根據漫畫內容設計一條公益廣告語,由原來的文字情景材料改爲根據漫畫情景材料擬寫廣告語;2006年湖北卷第21題,學校舉行課本劇彙報演出,請結合劇情內容爲主持人寫兩段串聯詞,將《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西廂記·長亭送別》三個節目串聯起來。 

    然而,語用題的命制依然保持着本質上的穩定“不變”。首先,語用題的命制方向“不變”,能力、素質立意爲先,語言表達爲本。其次,考查的知識點與能力點“不變”,依然考查標點、詞語、語病、句式、修辭、簡明、連貫、得體等知識點,只是多以知識點綜合爲主;依然考查分析歸納、推敲語言、表達應用等能力。例如上述兩題,一題考查對 漫畫寓意的理解,簡明、生動的表達,圖文轉化的能力等;一題考查簡明、連貫、得體的知識,語境(即上下文)的意識,語言的表達等。 

    簡而言之,語用題的“變”側重於“形”,而“不變”則立足於“本”,因此語用題的複習應以“不變”應“萬變”,固其“本”,適其“變”。 

    二、創意設計 

    1. 電話記錄 

    因公司張總開會,下面是他辦公室的電話留言,如果你是張總的祕書,請整理一份電話記錄。力求簡明扼要,字數不超過40個。 

    張總,您好!我是廣博廣告藝術有限公司的祕書小周。我們劉董和您約好明天在花園大酒店晚餐,他想確認一下具體時間。晚上6:30,在現代廣場東邊的那一家。您可以回電15771588。謝謝! 

    創意評析:以生活中常見的打電話現象入題,以“電話留言”爲情景材料(現實生活中是聲音材料),以“電話記錄”爲載體。體現了能力立意的命題理念,關注鮮活的生活現象,強調語言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考查的知識點是“簡明、連貫、得體和壓縮語段”,考查的能力點是“分析、篩選、歸納及表達應用”。解答此題,要清楚電話留言必須把握三個要素:①來電人,②來電緣由(即事項),③對方聯繫方式。 

    2. 電話補缺 

    下面是李老師在辦公室接到一位學生的電話內容,你能根據李老師的話推斷一下,這位學生說了些什麼嗎?請補上。 

    哎!我就是。/什麼問題,你說吧!/彆着急,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有時出現也是正常的。你已盡力剋制,這就很好。我想還是我們當面談談,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創意評析:以生活中較爲普遍的口語交際方式——電話入題,以“接電話人說的話”爲情景材料,以“填寫空缺”爲形式,同樣體現了能力立意的命題理念,關注生活,關注運用。考查以“簡明、連貫、得體”爲知識點,以“分析推斷、表達應用”爲能力點。難點在於,一要注意說話對象,一要注意“接電話人說的話”的暗示信息。“打電話的”是學生,“接電話的”是老師,開頭的問話就要“得體”;其次從老師的話語中,可以看出學生提出的“問題”及學生自己的努力和心情。如果突破上述兩個難點,回答就不困難。 

    3. 擬頒獎詞 

    魏青剛同志被評爲“200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央電視臺要現場直播頒獎儀式,請你根據英雄魏青剛的事蹟擬寫一份頒獎詞。 

    事蹟:去年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島嶗山海岸邊觀看“麥莎”帶來的海潮。不料一個巨浪襲來,把岸邊的一個女青年捲入海中。此時,正在岸邊、從河南來青島做裝修工的魏青剛沒有絲毫猶豫,縱身跳下兩米多高的防浪牆,向落水女青年游過去。一次、兩次、三次,魏青剛跟巨浪搏鬥了40分鐘。3天后,人們才知道英雄魏青剛的名字。 

    創意評析:以“人物事蹟”爲情景材料,以“頒獎詞”爲載體,這是本題的創新點。然而“頒獎詞”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既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學習生活或各種媒體出現頻率較高,陌生的是學生缺乏思考與實踐。其實本題考查的知識點還是在“語段壓縮或變換句式”,考查的能力是“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頒獎詞”格式要求寬鬆,內容方面隨獎項或頒獎原由的不同而不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應突出“感動”,彰顯“品格”,弘揚“精神”。根據上述材料可以發現“巨浪中三進三出”、“搶救的是一個陌生女青年”、“救人後默默離開”是令人感動的三個關鍵點,“巨浪救人”而又“默默離去”顯示了勇毅、獻身、不求名利等高貴的品格,這也正是當今社會所要弘揚的“見義勇爲”的精神。如果能圍繞這幾點來寫就抓住了實質。 

    4. 簽字感言 

    閱讀下面材料,如果你見證了歷史中的這一幕,你將如何以一個世界公民的胸懷解讀日本投降簽字?請寫下一段簽字感言。 

    1945年9月2日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參加了簽字儀式,他站在中國的立場上發表了簽字感言:“今天是要大家反省的一天!今天每一個在這裏有代表的國家,也可同樣回想一下過去。假如他的良心告訴他有過錯誤,他就應當勇敢地承認過錯而懺悔!” 盟軍代表麥克阿瑟將軍也有一段精彩的簽字感言:“我和全人類都真誠地希望,從這個莊嚴的場合開始,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將從往日的血泊和殘殺中誕生。” 

    創意評析:相對於人們熟知且較自由的“獲獎感言”來說,本題展示了“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這樣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情景材料,且要求站在“一個世界公民”的角度審視,這是本題的創新亮點。另外材料中提供了兩位不同身份人物的“簽字感言”作爲示例,目的是給學生一個可資參考的素材,從而降低一定的難度。本題考查知識點是“得體和仿用句式”,考查的能力是“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及探究”等較高層級的能力。本題的“得體”是要求以“一個世界公民”的口吻和胸懷說話;本題的“仿句”不是簡單的相同句式摹寫,而是目的表述的模仿。分析中國代表和盟軍代表的“感言”,我們可以發現,徐永昌將軍是站在中國的立場上對日本以及和日本犯有同樣錯誤的國家來說的,希望儀式能成爲“認錯和懺悔”的開始;而麥克阿瑟將軍卻是以國際代表的身份來說的,希望它會是“和平美好世界”的開始。這樣看來本題可以“吸取教訓”、“呼喚和平”爲主要表達目的。 

    5. 網絡論壇 

    閱讀下列材料,如果你是易中天的支持者,請你仿照對方的句式批駁對方的觀點,句子結構大體一致即可。 

    易中天,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上一品三國,便品出粉絲無數,也讓《品三國》的版權在拍賣聲中得到140萬的高價。隨之掌聲紛至沓來,口水接踵而至;網絡論壇更是熱熱鬧鬧,衆說紛紜。然而幾組關鍵詞逐漸浮出水面:崇高、庸俗、學術性、大衆化、嚴肅性、娛樂化……發人深省。有人認爲:易中天混嚼三國,把“三國”變成了肥皂劇,既不能顯示知識,也不能顯示文化,更不能顯示學術的嚴肅性。 

    創意評析:以對“品三國”的評論爲情景材料,以網絡論壇爲載體。將原本率性、自由、零散且魚龍混雜的網絡論壇中的材料進行選擇和規束,抽取具有一定深度並有積極意義的情景材料。另外對方的觀點具有示例的性質。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能力點是“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難點是可能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難於找到應對的切入點,因此,題中加入了“幾組關鍵詞”作一定的暗示。當然,如果能理解這一暗示信息,從對方觀點中找到“學術的嚴肅性”,那麼,也就能發現易先生品三國的“大衆化”傾向,然後根據對方觀點的大致句式即可完成本題。 

    6. 廣告語設計 

    閱讀環境保護的公益廣告圖片和文字材料,完成後面兩個問題。 

    畫面說明:清潔的地面,一包嶄新的口香糖,一塊口香糖嚼完後的渣滓。 

    (1)結合畫意,給這則環境保護的公益廣告擬一個標題。 

    (2)簡要評析自己所擬標題的創意。 

    創意評析:圖文轉換,給畫面配標題或揭示畫意或擬廣告語本已是一種陳舊的題型,然而本題卻在擬標題的基礎上增設了具有“內省”性質的試題:評析自己所擬標題的創意。仔細分析還是可以發現,這是鑑賞評價他人設計廣告語的題型的“變種”,即把鑑賞評價他人設計的廣告語改爲評價自我設計的廣告語。前後兩題相互勾連,要解決好第(2)題,還要從第(1)題入手,分析標題與畫意聯繫是否緊密,然後再考慮其藝術效果。因此,第(2)題的答題必須包含兩層內容:一是標題緊扣畫意,二是擬題的藝術手法及其效果。 

    7. 視角轉換 

    面對媒體的各種信息,人們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會獲得不同的結論,就是對同一信息也莫不如此。閱讀下面有關數據,請你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解讀,你會從中歸納出一個怎樣的結論?獲得怎樣的啓示? 

    據《2004中國大學生消費與生活形態研究報告》顯示,2004年大學生人均消費支出1萬元左右,其中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27%擁有個人電腦,19%擁有PDA,12%擁有MP3,6.6%擁有 數碼相機。當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爲8 462元。 

    (1)如果你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會從中歸納出一個怎樣的結論?獲得怎樣的啓示? 

    (2)如果你站在一位數碼產品經銷商的角度,會從中歸納出一個怎樣的結論?獲得怎樣的啓示? 

    創意評析:本題最大的創新點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審視材料壓縮語段,突破原來單向的語段壓縮題模式。考查的知識點是“語段壓縮及簡明、連貫、得體”,考查的能力點是“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和探究”。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要關注大學生的身心成長及未來的發展,因此,面對大學生過高的消費,思考更多的會是如何引導與教育的問題。站在“經銷商”的角度,關注更多的是消費與市場的問題。明白了上述問題,就明白了“歸納”的落腳點和“啓示”的生髮點。 

    8. 新聞採訪 

    隨着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關係到中學生文化積累與心靈成長的課外閱讀也成爲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如果你是一位報社記者,想就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採訪一些家長、學生以及教育界、媒體相關人士,針對不同的採訪對象,圍繞話題你將分別設計哪些具體問題? 

    要求:選取某一採訪對象,圍繞“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這一中心話題,設計3~5個具體問題。 

    創意評析:以“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爲話題,以採訪問題設計爲載體,是一般“語句擴展”題的大變形,關注“探究能力”,展現開放姿態,極富新意。從考查的實質來看,以“語句擴展”爲知識核心,兼顧“簡明、連貫、得體”;以“探究能力”爲核心,以“分析綜合、表達應用”爲基礎。解決好這個問題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問題設計要“具體”,切忌直接以話題爲問題,如“您認爲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如何”;二是問題設計要圍繞話題,且最好能層層遞進;三是問題設計要針對採訪對象的特徵。難點是不少學生缺乏新聞採訪的知識,不知從何下手。如果明白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採訪的目的是“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尋找辦法或倡導閱讀”的話,那麼,就可以針對上述三維度設計相關問題。 

    參考答案 

    因爲不少問題具有較大的開放性,學生在解答過程中將會出現更多充滿智慧的思考,所以以下答案並非標準,不可固守,僅作爲參考示例。 

    1. 廣博公司劉董祕書來電,確認明晚花園大酒店(現代廣場東)晚餐時間6:30,回電15771588。 

    2. 喂!您好!我找李老師。/我想向您請教一個問題。/我這幾天上課總是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課,我盡力剋制,還是沒能改變,心裏很着急。 

    3.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爲了一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爲這瞬間的動作,源於內心的品質,他從人羣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羣中去,他是“俠之大者”。(央視頒獎詞) 

    4. A. 那是一段痛苦的經歷,那是一段悲慘的往事,那是一次血腥的戰爭。是鮮血換來了世界的和平!在通往和平的天路歷程中,竟流淌着血的河流!1945年9月2日9點18分,和平的大門自此開啓,全人類攜起手來,共赴和平的征途! 

    B. 有再大的過錯如果承認且懺悔,那是可敬的;有再小的過錯如果掩蓋且拒絕悔改,那是可恥的。在和平的後面有着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錯誤。是真誠的懺悔鑄就了和平,是頑固的掩蓋譭棄了和平。讓我們勇敢地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懺悔吧!和平的鴿子終將飛翔於藍天。 

    5. 易中天品說三國,把“三國”變成了大衆盛宴;既做到老少咸宜,也做到妙趣橫生,更做到將學術作品大衆化。 

    6. (1)嘆 (2)“嘆”字與口香糖構成歎號(!)的畫面呼應統一;歎號(!)給人們視覺以強烈衝擊的藝術效果,給人以警示,“嘆”字如聞沉重的嘆息,發人深思,拷問人們的心靈!這樣使畫面與標題相得益彰。 

    7. (1)2004年大學生個人消費過高,人均年消費竟大大超過當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應作爲大學生教育工作的重要課題。 

    (2)高科技數碼產品已成爲不少大學生的消費對象。人員流動較快的大學校園將是潛藏巨大商機的數碼產品消費市場。 

    8. 學生: 

    (1)你每天能抽出多少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2)你主要閱讀哪幾類書籍?是文學類、科技類、文化類、娛樂類,還是其他種類? 

    (3)你喜歡網上閱讀方式,還是喜歡傳統書本閱讀方式? 

    (4)你認爲影響你課外閱讀的最大因素是什麼?是興趣,是時間,還是老師、家長? 

    (5)你的課外閱讀獲得過老師或家長的指導嗎?你希望得到指導嗎? 

    家長: 

    (1)作爲家長您是否贊成孩子的課外閱讀? 

    (2)您對孩子的課外閱讀有哪些條件限制? 

    (3)您爲孩子的課外閱讀提供過哪些幫助? 

    (4)您認爲開展課外閱讀應利用什麼時間?採用什麼方式?閱讀哪些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