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英國文化概況論文

英國文化概況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K 次

隨着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全球一體化的深入發展,英國與各民族被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它們之間的文化交流勢不可擋。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英國文化概況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英國文化概況論文
  英國文化概況論文篇1

英國的“帽子文化”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帽子與英國文化的緊密關係。英國的帽子文化是他們獨特的天氣、社會階級性、紳士文化,民族性格綜合的產物。與此同時,“帽子”也深入英語語言中。

關鍵詞:帽子;帽子文化;帽子與文化

一、帽子在英國

說到這個世界上最愛帽子的國家非英國莫屬。

在英國已經有百年曆史的皇家馬會,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爲英國人的“帽子盛會”,在那一天,上至皇室成員,下至普通百姓,人們都要展示自己最絢麗的帽子。在那一天,帽子喧賓奪主,使得皇家馬會變成“帽子盛會”。

在英國的各大商場,買帽子的櫃檯也是人們最愛光顧的地方…各種各樣的帽子,有的甚至很誇張很華麗,罩着輕紗的,插着羽毛的…同是也出現了很多的“帽匠”,手工製作的和定製帽子的小作坊更是隨處可見,其中很多帽子製作點都是歷史小店,其中歷史最長的小店有着近200年的歷史。

在英國,更有專門的帽子博物館。在倫敦的國家帽子博物館久享盛名,不僅收藏每年,在皇家賽馬會上最具創意稀奇引聖的帽子, 裏面還陳列着百年前名人戴過的禮帽 (魯仲連)。

二、帽子與英國社會文化因素

在英國,帽子已不再是簡單的服飾和裝飾品,它早已和英國的天氣,歷史,社會文化,民族特性融爲一體。

1. 天氣

帽子在英國的流行,一部分原因是英國特殊的氣候。英國是島國,天氣變化莫測,相對於雨傘而言,帽子更方便,天晴時,帽子還可以遮擋紫外線,天冷時,帽子可以用來保暖。因此帽子也是英國特殊天氣的一個產物。

2. 帽子與紳士風度

英國男子是以“ 紳士風度”而著稱於世的, 標準的英國紳士的樣子應該是“西裝革履, 頭戴禮帽, 手握文明棍, 外表體面, 談吐不凡, 彬彬有禮”。(張文)。英國的帽子似乎已成爲“紳士精神”的載體和工具之一。英國的女士的帽子各式各樣, 男帽則千篇一律。最典型的男帽爲“波樂帽” 。“波樂帽”是英國男子社會地位的象徵(邢馳鴻)。如果有誰戴一頂又黑又新直挺挺的“波樂帽”, 就會被人瞧得起,相反,戴一頂舊的,就會被別人瞧不起,男士去拜訪朋友,進屋後一定要先摘下帽子。在街上遇到熟人的時候,女士只要對熟人點頭微笑或打個招呼便可,但男士要行脫帽禮以示尊敬。

3. 帽子與權利象徵

在伊利莎白二世登基以來的50年裏,她已經帶過大約5000頂帽子。據英國王室的傳記作家羅伯特.蘭斯稱,女王的帽子不僅是時裝配飾, 他說:“對一名君主來說,帽子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這樣說,當她(女王)戴着帽子的時候,她戴的是某種王冠的替代品,帽子在這時已不僅僅是個裝飾,二世代表一種威嚴。”

老布什和夫人曾出訪英國,布什夫人的衣着就被當地媒體一致非議,原因是“帽檐寬了一點兒”。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夫人也曾因爲到英國造訪時戴了“大帽子”遭到英國媒體冷嘲熱諷。由此可見,英國人賦予帽子的“權利”,外人都難以理解。

英國議會有一項規定,議員不得戴帽子進入議會廳,而在發言的時候必須帶上帽子,因此在發言的講臺上有一頂公用的帽子,上去講話人必須帶上這頂帽子,沒有拿到帽子就沒有發言權。 對於上臺講話人而言,那頂帽子是他那一刻權威的象徵。

4. 謹慎嚴謹的民族特性

英國人對於不同場合帽子的佩戴有諸多講究。在一般社交場合,應選擇材質高檔、做工考究、裝飾性強的帽子。在室內可以戴無檐帽,出席戶外宴會時可以選擇有帽檐的帽子,出席隆重的場合,如婚禮,就要戴裝飾點綴較多以及材質上乘的帽子;外出旅遊時可以戴休閒隨意的,顏色鮮豔的太陽帽、草帽、運動帽。工作場合可戴與服裝顏色協調,造型簡潔的貝雷帽或小檐禮帽(胡蕙寧)。這反映他們對傳統的認真,重視,對禮節的嚴謹和尊重。什麼樣的場合該戴什麼樣的帽子,絲毫不馬虎,這充分體現了英國人的嚴謹和謹慎的特性。

5. 保守中的個性飛揚

從帽飾發展史來看,帽子風格演變與個性發展的需求有密切關係(張偉強)。英國人被公認爲“保守”, 他們感情不外露,不喜歡與別人交談。其實帽子的傳統英國和歐洲沒有什麼差別,只是英國的善於保存傳統,因此“帽子文化”已變成英國的特殊文化現象。但是帽子給我們展示的也有英國人的另一面,他們的帽子新穎,獨特,甚至是很誇張,但是在英國街頭,戴很奇怪的帽子的人大有人在。

三、帽子與語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所以,與cap /hat 相關的習語也進入英語中。

(1) Set one’s cap at sb. 指女子追求男子。

(2)男士在路上遇見熟人要行脫帽禮,以示尊敬,這一點在英語裏也有反映,例如英語裏 hat in hand 這個成語就是“十分恭敬”的意思。“take one’s hat off to (someone) ” 字面意思就是“對某人脫下自己的帽子”,引申出的意思就是“敬仰某人”。Hats off to somebody 或 raise one’s hat to somebody也指見面時脫帽向別人致敬。遇見熟悉的人也可以 touch one’s hat to sb. 意爲手觸帽邊而表示打招呼。

(3)在英國還有一種帽邊向上捲起的三角帽叫cocked hat。口語中,意爲“推翻, 勝過, 挫敗”。

(4)如果一個人不能節省錢,一有錢就花出去,我們可以用spend the money at the drop of a hat 來表示,at the drop of a hat 是“立即,馬上”的意思。

(5)英語中表達傾囊而出,把所有的錢都花完,可以用pull money out of a hat 來表達。

(6)如果想要表達保守祕密,我們可以用keep it under your hat 來表示。例如:It's a top secret,so keep it under your hat.

(7)Old hat 傳統的、已經過時變得枯燥無聊的東西。

(8)Pass the hat 表示募捐。

帽子是英國天氣,文化觀念,政治觀念,和民族特性的綜合產物。英國的“帽子”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意義遠超過本文所提及的。本文沒有涉及中西文化的帽子文化對比,這是以後研究可以探究的角度。

參考文獻:

[1]胡蕙寧.《英國人是這樣生活》.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

[2]魯仲連.《貴族之後:英國、西班牙博物館之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邢馳鴻,張夏.“英國人的帽子與英國人的風情”.《異域風情》

[4]張偉強.“帽子文化研究綜述”. 《赤峯學院學報》

[5]張文.《感受英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英國文化概況論文篇2

英美文化概況教學探討

【摘 要】隨着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全球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不同的國家、民族被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它們之間的文化交流勢不可擋。本文主要就“英美文化概況”課程開設的宗旨、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四個方面結合理論和實踐經驗,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教學宗旨 教學原則 教學對象 備課上課

一 課程教學宗旨和原則

1.教學宗旨

歷史告訴我們,跨國文化交流自古有之。隨着社會的進步,當代交流的內容日益深廣、次數愈加頻繁、形式更加多樣。我校開設“英美文化概況”課程的宗旨正是爲了順應這個潮流,讓學生們能夠系統地瞭解英語國家各方面概況,成爲能說一口流利英語,又有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從而抓住機遇,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在促進經濟發展、世界和諧中貢獻力量。

2.教學原則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對待外來文化,是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還是取之有道呢?這就需要老師通過補充中國文化傳統和當代知識來指導學生,要求他們以人爲本,善待知識、明辨是非,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不片面、不孤立、發展的文化觀。爲此,我們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掌握好三個教學原則,即比照、尊重和反思。

(1)“比照”。“比照”是指我們學習這門課程時,不是孤立地瞭解幾個英語國家的社會與文化情況,而是要把這些與中國的相關情況作比較,發現中西文化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時還要發展分析歸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布魯諾將認知發展理論與課堂教學聯繫起來,提出“發現學習法”(discovery learning)是最佳的學習方式。發現學習就是“以學習者爲中心”,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活動去發現規則、原理,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尊重”。“尊重”即尊重自己和外來文化,應抱謙虛的態度去學習和理解不同的價值觀、 傳統習俗等,反對夜郎自大,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特別是對待外來文化我們應該做到友好和尊重。

400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使者利瑪竇來到中國,與上海籍士大夫徐光啓合作,將西方的科學、幾何、曆法、天文、地理、水利等知識譯介進入中國社會,爲中西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他隻身來華之初,爲了更好地融入中國社會,他尊重中國習俗,削髮、穿僧衣,自稱僧人,並稱自己的居所爲“仙花寺”。後來,他隨着對中國國情的逐步瞭解,認識到要進入中國的上層社會和得到知識分子的認可,首先要成爲儒者。於是他又蓄鬚留髮,改穿儒服,熟讀、研究儒家經典,後被稱爲“西儒”。利瑪竇之所以能夠被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接納並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這與他尊重中國,尊重中國文化不無關係,他努力做到了“到了中國,成爲中國人”。

(3)“反思”。古人雲:“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說得真的很好。無論我們學習聖賢的教誨還是其他有益的知識,最終目的是改變自己,從中找到幸福的法則。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以史爲鑑,經過反思尋求真理悟出那些對自己有益的東西。

爲了搭建一個能讓我們莘莘學子與古今中外古聖先賢和西方夥伴進行平等對話,共同應對新世紀挑戰,就要求我們的高校遵循比照、尊重和反思的教學原則,在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增進不同種族、民族、宗教信仰羣體之間的溝通和理解上起到橋樑的作用。

二 教學對象

《英美文化概況》是一門文化課,其目的是爲了讓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經濟、政治、教育、文學、宗教等領域作系統的瞭解。但是學習該課程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最好在大二開設這門課程。因爲大二以上的學生,一般來講能夠掌握不同領域的特殊詞彙,比較流暢清晰地表達個人觀點。老師應該着重訓練學生從不同視角來比較中西文化的異同,從而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對一些重要文化現象能夠進行科學的分析,發表獨自的見解。

三 備課和上課

我們把外研社出版的《英語文化概況》和《中國文化概況》兩本書指定爲上課教材,並把高教社編的《英語社會與國家文化入門》作爲學生課外閱讀材料,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量及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1.對“英美文化概況”的理解

教師在備課時,對“英美文化概況”這個課程題目應作如下理解:

(1)“英美”不僅指英美兩國,還包括把英語作爲主要官方語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50多個國家。

(2)“文化”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辭海》認爲,“文化可劃分爲物質範疇和精神範疇,物質範疇指人類物質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跡,精神範疇指人類精神生活的外化及其痕跡。”也就是說,廣義的文化是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狹義的文化主要指精神文明,即各種意識形態,如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等等。從教材來看,這門課涉及廣義文化,具體來講文化由四個基本部分組成,即物態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爲文化層和心態文化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理清線索,可以從這四個角度來分析文化的深層次含義,從而幫助學生從現象看到本質。我們旨在讓學生了解西方社會的各個側面。因此,要取文化的廣義概念。

(3)“概況”即大致介紹,如果我們對英美文化僅作簡單說明,充其量只能爲學生提供一般的信息,加之讓學生死記硬背文化常識,他們也只能把知識存儲到大腦,而不會把知識轉化成能力。我認爲,“概”應該是點播而非傳播,例如讓學生變被動聽課爲主動探索,發現感興趣的新鮮觀點,提高其獨立研究的能力。

(4)我們通過這門課程學習外來文化,其主要目的是爲我服務。因此,我們要站在公正的立場,用客觀的態度來審視歷史上發生的重要事件,從中獲得經驗,汲取教訓。所以我們無論是學習一個國家的歷史,還是習俗宗教,都要站在人本位這個核心上,若沒有早期人類的開拓和進取、勤勞與智慧,不可能有今天經濟的繁榮,社會的相對安定,文化多元的局面。我們要站在一個公正的和客觀的角度來審視歷史上發生的事件,並對其反思與借鑑。

除此之外,本人也經常思考如何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育性,特別是互動性。力求讓學生從多維模式下主動探索中西文化異同,獲得無限樂趣,而且教師也能從學生那裏得到教學啓示。本人認爲,一堂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和學生在課下共同準備的結果:一方面教師備課,另一方面學生溫習;雙方準備得越充分,課堂上知識建構就越高效,師生互動越融洽。

2.學習“英美文化”的幾種方式

(1)影片介紹:英文原版電影和紀錄片是西方生活的一個縮影,題材多樣、內容豐富、語言鮮活,能真實地反映英美文化的內涵。於是我每學期都有選取2~3部最具代表性的影片,讓學生賞析,並讓其聯繫所學的知識討論影片的主題或寫報告,此種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途徑。

(2)好書推薦:我經常鼓勵學生研讀一兩本中英文對照的國學經典,如《弟子規》《論語》《了凡四訓》等。懂得做人之後,學習目的才更明確,我發現許多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3)新聞播報:我要求學生平時要經常觀看中英文新聞,經常關注國際局勢,胸懷大局,作個頭腦清醒的人,同時也在課堂上組織學生用英語播報、說新聞,以加強口語訓練。

(4)口頭報告:常讓一名或多名學生藉助多媒體,採用口頭報告的形式,增加背景知識,理清課文線索,提出個人觀點,也可就某些感興趣的題目,製作PPT。這些做法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能力,考察他們對信息的篩選、分析、聯繫和遷移的能力。

四 結束語

語言不僅是一門工具,還是思維的承載物。英語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語言知識層次上,賈玉新指出“跨文化交際能力將成爲不僅是個人而且是一個言語社團,乃至一個社會、一種文化的生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文化課教學探索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布魯納.教育過程(邵瑞珍譯)[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2]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

[3]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英國文化概況論文”  英國文化概況論文篇3

淺談英國旅遊文化

摘 要:英國這一稱呼,來源於英格蘭(England)。當我們說起英國,聯想到的往往是倫敦的霧氣和鐘聲,著名學府牛津、劍橋,或彬彬有禮卻冷淡的英國紳士,這些都是英格蘭的典型形象。實際上,英國的版圖包括了由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三部分構成的不列顛島及愛爾蘭北部的一部分地區,正式名稱爲“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也就是其英文簡稱U.K或G.B的原因。不列顛這個詞來源於古凱爾特語,意思是“多彩”。確實,蘇格蘭蒼涼的荒原、康沃爾湛藍的海水、威爾士寧靜的鄉村、曼徹斯特喧鬧的夜生活都共存於這個島國之中,繪成了一幅斑斕多彩的畫卷。

關鍵詞:英國;旅遊;風景

1、格林威治皇家氣息十足的建築

亨利五世於15世紀時設立了皇家莊園,並於後來分封給其同父異母的兄弟格洛斯特公爵(Duke Humphrey of Gloucester)。大約在1433年,格洛斯特公爵將現爲格林威治公園(英國最老的皇家公園)的地方圈起來並新建了一座河畔宮殿。後來繼位的亨利六世和亨利七世對該宮殿進行了修繕,並將其重命名爲“普拉森舍宮”(Palace of Placentia),又名“令人愉悅的地方”。亨利八世於1491年生於普拉森舍。

他是一個有強迫症的建築師和一個熱情的騎師,他進一步改造了建築形態,其中包括修建了新的小禮堂、馬廄、帶塔的騎士比武場及畫廊。1515年,亨利八世還在格林威治公園裏馴養了鹿,現在,這些鹿所繁衍的後代仍生活在那裏。亨利八世與凱瑟琳及安妮的婚禮分別都是在格林威治宮舉行的,而他的女兒伊麗莎白和瑪麗也出生於此。她們後來分別都成爲了英格蘭的統治者,即瑪麗一世和伊麗莎白一世。

世界聞名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始建於1675年,位於倫敦東南郊的格林威治花園中。它是世界本初子午線——零度經線和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的所在地。用於在航海時確定經度的大型標準鍾成爲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最寶貴的財產。1997年,格林威治天文臺舊址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它成了一處熱門的觀光景點和天文學教育基地。格林威治公園是倫敦最古老的封閉式皇家公園,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遺址。該公園坐落在山頂,可以欣賞到壯觀的格林威治全景。在面積廣大的格林威治公園內,設有舊皇家天文臺、航海博物館、天文儀器館等,陳列着古代天文儀器,如早期的天文望遠鏡,各國早期設計的時鐘、地球儀、渾天儀等。在這裏遊客還可以瞭解很多天象發現的經過,如著名的哈雷慧星等。

皇后之屋原爲舊皇家宮殿的建築,是皇宮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建築。帕拉第奧建築風格的皇后之屋擁有完美的比例,由伊尼哥·瓊斯(Inigo Jones)於1916年設計,是一座壯觀的美術館,陳列着國家海事博物館的部分海軍畫像和海景畫,以及關於格林威治的繪畫作品。舊皇家海軍學院建立在都鐸王國(Tudor Palace)遺址之上,是英國巴洛克風格建築的最好典範之一,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一世就在這座宮殿出生。該學院由部分當代最傑出的建築師設計,包括雷恩(Wren)、霍克斯莫爾(Hawksmoor)和範布勒(Vanbrugh)等。美麗的教堂和壯觀的華麗彩繪廳每天都免費開放,在特拉法加海戰中犧牲的海軍上將尼爾森的遺體也安放在這裏。扇子博物館是世界上唯一展示扇子藝術和工藝的博物館。博物館擁有兩個喬治王朝時代早期風格的精美展館,陳列17、18世紀美麗、時尚的扇子配飾。扇子博物館收藏着3500把扇子,成爲了建築和藝術瑰寶。

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格林威治一些最受關注、最特別的地方將會被選作最刺激且最有趣的賽事主辦場,其中包括6項奧運會比賽項目和3項殘奧會比賽項目。

2、獨一無二的自然風光

泰晤士河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發源於英格蘭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希爾斯,全長402公里,橫貫英國首都倫敦與沿河的10多座城市,流域面積13000平方公里,在倫敦下游河面變寬,形成一個寬度爲29千米的河口,注入北海。在倫敦上游,泰晤士河沿岸有許多名勝之地,諸如伊頓、牛津、亨利和溫莎等。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充滿了英國的繁忙商船,然而其上游的河道則以其靜態之美而著稱於世。倫敦的主要建築物大多分佈在泰晤士河的兩旁,尤其是那些有着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曆史的建築,如有象徵勝利意義的納爾遜海軍統帥雕像、葬有衆多偉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聖保羅大教堂、曾經見證過英國曆史上黑暗時期的倫敦塔、橋面可以起降的倫敦塔橋等,每一幢建築都稱得上是藝術的傑作。

布萊頓是英格蘭南部海濱度假勝地,格調雅緻的攝政時期建築遍佈各地,每年夏季吸引着衆多的觀光客。不同於其他的海灘,布萊頓以其密佈鵝卵石的海灘而著稱。這裏地處“大倫敦”區域南部,距離倫敦市區僅1小時路程。傳統意義上講,遊客來到布萊頓一是爲了泡個健康的海澡;二是爲了在皇宮碼頭(亦稱布萊頓碼頭)漫步,碼頭建於1891年。碼頭棲息着大量的海鳥,每當日出,這些美麗的海鳥就會隨着紅日一同驚現在你眼前,來到布萊頓的遊客,沒有人願意錯過這一切;還可參觀布萊頓水族館。這座城市的北區分佈着更多值得一遊的去處。這裏的街道和商店名字很多都可以在倫敦找到:例如“證券街”“金斯頓花園”等。但這裏的價格要便宜許多,而且氣氛更加有趣,各色的博物館與畫廊、咖啡館和餐廳令遊客駐足。

位於科茨沃爾德,在莎士比亞故居的南面,被稱爲最美麗的英格蘭西南部的小鎮,亦稱“小威尼斯”。這裏是英格蘭很多河流的發源地,其中包括泰晤士河。該地區歷史十分悠久,在中古時期已經因羊毛相關的商業活動而發展,這裏有英國典型的英式建築和田園風光濃厚的英倫小鎮風味。一走進水上伯頓小鎮,就見到一條寬寬的河渠貫穿了整個鎮子。河渠裏的水流動舒緩,清澈見底。河渠上,隔一段距離就橫跨有一座小石橋。河邊那一排黃色石頭的房子,是典型的科茲沃爾德石頭房子,就如同巴斯的淡奶油色石頭一樣,科茲沃爾德的石頭是那種更爲鮮豔的黃色。水上伯頓還有自己的香水工廠、火車模型展等,還有一處鳥類保護區,有企鵝、鸚鵡、火烈鳥、天鵝、紅嘴鷗等。

參考文獻:

[1]、 孫欣;英國網絡旅遊景點介紹的文體特點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2]、 陳峯.陸林?國外事件及事件旅遊研究進展與啓示?[期刊論文]?—資源開發與市場2012(1)


猜你喜歡:

1.關於英國文化的論文

2.英國禮儀文化論文

3.關於英國文化的論文

4.英國文化論文

5.英國風俗文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