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英語學習方法 > 託福閱讀讀邊做邊讀好嗎

託福閱讀讀邊做邊讀好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託福閱讀讀邊做邊讀好嗎?託福閱讀的做題順序應該怎麼樣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ing-bottom: 287%;">託福閱讀讀邊做邊讀好嗎

託福閱讀讀邊做邊讀好嗎

託福閱讀題最基本的做題順序可以衍生變化出兩種做題順序:讀一段文章,做相應的題目,然後再讀一段,再做相應的題目;讀文章各段首句,然後看題目,再找文章內相應部分做題。

託福閱讀題對於多數人來說,可能“讀文章各段首句,然後看題目,再找文章內相應部分做題”的託福閱讀做題順序會比較合適,讀各段首句可以粗略掌握文章大意和結構,做題再看內容再做能大大降低“工作量”,但是這種做法不利於對全文的消化吸收,從而不利於做總結題,也可能會遺漏文章內的一些細節而導致做錯細節題。而新託福目前反饋大都是順序出題的,所以建議練習時就儘量往“讀一段做相應題目,再讀一段再做相應題目”這一順序去靠攏,可以對文章有全面的把握,雖然總量上還是要讀完全文,但是對大腦的短期記憶的負擔要比通讀全文再做題目小很多。

在託福閱讀題中,甚至可以擴展到ETS所有考試的閱讀題目中,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paraphrase,意譯。無論是題幹還是正確選項,大都能在原文中找出一句話來與之相對應。即題目是原文的意譯。這種意譯是通過同義詞來完成的。即題幹中多用近義詞來對原文中的句子進行替換,來達到提出問題或者提出正確答案的意思。準確把握意譯,是多數題目中準確在原文中定位信息、或者在迷惑選項中選出正確的那個,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關於先看題目還是先看文章的問題。也就是做題時間安排的問題。由於對問題的回答建立在了熟悉全文的基礎上,每個問題又有足夠的時間返回全文,每個選項都一一進行斟酌。

託福閱讀文段一般都依照老美的思路來成文,首段、尾段、首句、尾句以及過渡段(句)很重要,只要是依據美國人的閱讀思路來安排託福閱讀做題順序,那託福閱讀就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難以拿分。大家一定要早準備!通過積累,一定會有所收穫!

新託福閱讀背景知識: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幾年之後,對這次戰爭的厭惡情緒開始在文學上有所反映。“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大多參加過這次戰爭,他們普遍有一種被欺騙、被出賣的感受。他們不再相信虛僞的道德說教,而以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來表示自己的消極抗議。“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1926)。有些作家沒有趕上參加戰爭,如“爵士時代的歌手”菲茨傑拉爾德,他的情緒是和“迷惘的一代”相通的。海明威、菲茨傑拉爾德等作家唱出了幻滅的哀歌。稍晚的托馬斯·沃爾夫(1900-1938)在短短的10年間寫出了好幾百萬字小說,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他自己,主題是不斷尋求連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的目標。

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

這個時期傳統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仍然不斷出現,並且有所發展。德萊塞這個時期的作品,包括《慾望三部曲》(1912,1914,1947)和《美國的悲劇》(1925),對現實的反映和批判越來越深刻。辛·劉易斯的《大街》(1920)粉碎了“村鎮是美好的世外桃源”的神話。他後來的作品對商業、科技、宗教界的問題都作了揭露,他所塑造的巴比特成了庸俗、浮誇、講求實利的中產階級的典型人物。女作家蔽拉·凱瑟(1873-1947)以歌頌拓荒者開始,進而批判金錢勢力,後來又從歷史中去發掘現代美國所缺乏的精神美。

新託福閱讀背景知識:戰爭文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空前。戰爭中發生的事,如600萬猶太人被屠殺,原子彈在廣島爆炸,使美國知識分子感到震驚。他們懷疑人性是否還有善良的一面,也感到人難以控制自己製造出來的巨大物質力量。他們對文明與進步的信念發生了極大動搖。50年代在“冷戰”、麥卡錫主義和朝鮮戰爭的背景下,文壇趨於沉寂;印、70年代,經過越南戰爭、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水門案件,文壇活躍起來,出現了一批愛思索的作家。在他們眼裏,美國的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念混亂。他們普遍感到不知怎樣解釋這樣的現實,於是便通過怪誕、幻想、誇張的方式,再現生活中的混亂、恐怖和瘋狂。他們表現的是沒有目標與

方向的夢境世界他們講的是支離破碎的故事,寫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這個時期,文學作品中對_(包括同性愛)的描寫也更爲; 露骨。

戰爭文學

戰後出現的第一股文學浪潮是戰爭小說。其中較好的是梅勒的《裸者和死者》(1948)和詹姆斯·瓊斯的《從

這裏到永恆》(1951)。兩部書的共同點是通過戰爭,寫小兵、下級軍官與軍事機構的矛盾,即人的個性與扼殺個性的權力機構之間的衝突。 這些小說已經觸及戰後整個一代文學最突出的一個主題。

新託福閱讀背景知識:哈萊姆文藝復興

“哈萊姆文藝復興”

黑人文學20年代也有較大發展。在當時文藝界推祟“原始主義”的影響下,紐約的黑人區出現了“哈萊姆文藝復興”。休斯(1902-1967)、卡倫(1903-1946)等都是當時涌現出來的優秀作家。他們的作品在描寫異族情調的同時,發掘了黑人古老傳統,樹立了民族自尊心。到了30年代未,黑人文學的戰鬥性進一步增長,出現了理查德·賴特的《土生子》(1940)這樣的優秀作品。